[暖通空调在线原创] 6月1日拉开了新的国家能效标准和惠民补贴政策的大幕,行业新一轮的洗牌呈现在眼前,厂家、消费者、市场三方的博弈也全面拉开。
新的国家能效标准和惠民补贴政策的正式实施,将会对空调行业造成哪些影响呢?
重创库存寡头
尽管进入了销售旺季,但随着新能效标准的实施以及欧元的相对贬值,空调业正面临着巨大的运营风险,传统空调库存寡头恐将遭受重创。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空调企业一直奉行“淡季生产产品,旺季销售库存”的发展逻辑,因此每年都会出现巨量的行业库存。这就导致近年来我国空调行业一直是高风险运营,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整个行业的风险系数也在一路走高。而在新能效标准实施背景下,巨量的库存“包袱”已积重难返,严重阻碍着空调企业的健康发展:传统库存寡头忙于处理库存产品,市场与成本的双重压力使它们难以走出固有发展模式,只能停留在卖库存阶段,难以实现市场与企业的互联对接。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国内空调行业库存保有量依然在900万台以上,这无疑为空调行业的健康发展背上了沉重“包袱”。
空调涨价在所难免
财政部近期出台的《关于调整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同样从今日起实施。据国家新的财政补贴标准,原一级能效的大1P空调的补贴额度,由500元降至150元;1.5P及大1.5P空调,补贴额度由450元降至150元;2P与大2P空调的补贴额度,由650元降至200元;而3P空调的补贴额度,则由850元降至200元。
除了新能效标准的实施这个最重要的因素之外,铜管、塑料件等原材料成本从去年以来的持续上扬,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空调成交量的萎缩等多重压力的同时来袭,有可能引发空调市场的涨价潮。
记者日前探访东莞三大家电连锁发现,热卖空调已基本取下降价标签,且卖价多在千元以上,而众多空调生产商已联名发出6月涨价通告。针对“大限”前的最后一轮促销攻势,卖场提醒有需求的用户宜及时赶搭节能补贴末班车。
尽管目前卖场购置空调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相比“五一”人数也并未减少,但其脸上却明显少了些许喜悦。一些正在选购空调的消费者纷纷叹息,“五一看了没出手实在可惜,现在每台要比以前多付出200~300元”。
记者日前走访东莞苏宁和时尚电器等发现,场内几乎难觅千元以下的实惠空调,而小1P空调同样难见踪影,其中仅东莞国美推出为数不多的1P节能空调,卖价在900元以下。“经过前期的放量抛售,工厂小1P空调的产能已明显不足,从而出现阶段性短缺。”东莞苏宁空调采购部负责人陈云飞说。
加速空调业产业升级步伐
新能效标准的出台,反应了国家有意通过行政手段推动空调行业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国内空调产业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的步伐。实施的新能效标准和惠民新补贴政策。在此两大政策的影响下,一方面三四级空调将成为一堆废铁,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城市市场的价格将结构性上涨。因此未来几个月城市市场的消费结构将转变成以刚性需求为主。
新的标准在提高了空调能效准入门槛的同时,空调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有利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加速产业升级。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此前表示,“能效标准的提高会淘汰一部分中小企业或者技术水平不高的企业,实际上每次技术标准的提高都会带来新一轮的洗牌。到目前为止,中国有30多家空调企业,销售量有3600万台左右。空调企业通过技术标准的提高,产品品质的提高,淘汰一部分企业,这是肯定的。”
空调产业不断提升的能效标准,类似于一个行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它迫使企业不断地在节能方面进行研发和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并且彼此之间相互追赶,最终提升整个行业的节能水平。在这种机制下,如果哪个企业没能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必然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