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文章 » 正文

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

来源:中国制冷学会 作者:中国制冷学会 2009-08-06 08:42:37

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暨第18次团体会员大会会议纪要


       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暨第18次团体会员大会于11月28-30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制冷学会主办,大会主题为“制冷创造未来”,会议充分围绕“节能”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第7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作为本次会议的一部分同期举行。来自21个省市的共4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颁发了首届“中国制冷学会科技进步奖”及“中国制冷学会优秀论文奖”。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荆华乾先生主持,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金嘉玮先生致开幕词,昆明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魏祖宇教授致欢迎词。大会全体会议由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吴元炜研究员主持,中国制冷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邱忠岳先生首先向与会代表报告了中国制冷学会的改革发展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周远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王如竹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李连生教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樊高定研究员等国内制冷领域的顶级专家分别作了题为“低温技术在能源回收中的运用”、“吸附制冷与能源利用”、“提高制冷系统能效因素分析”、“我国制冷空调产品能效水平及节能措施”的大会主题报告,介绍了各热点问题的近期发展状况。全体参会代表出席了大会开幕式暨全体会议。


       之后会议分“室内环境、热回收及地缘热泵技术应用”、“提高热泵系统性能的途径”、“空调系统节能研究”、“CO2制冷及制冷新工质”、“吸收、吸附式制冷技术及蓄冷”、“制冷压缩机”、“换热设备”、“制冷技术应用”、“冷冻冷藏装置节能及控制”、“冷冻冷藏品质控制”、“冷藏运输”等11个专题会议进行。参会代表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专题参会。各专题会议时间为2小时、4小时不等,由关键报告、论文宣读、现场提问及自由讨论等环节构成,关键报告由学会邀请各专题领域内的知名学者就该领域的热点问题作报告,大会学术委员会相关委员从会议论文中选择了部分质量较高,选题较新的论文邀请作者在各专题会议上宣读。各专题会议设会议主席1-2名,由该专题领域内的权威专家担任。会议主席需要对会上报告人和宣读人的综合表现打分,还要在会后就会议进行的总体情况,学术水平和该专题领域的发展趋势写出书面总结。


       同步进行的第7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主题报告包括:“EAST低温系统介绍”(中科院等离子所翁佩德教授)、 “液氦温区脉冲管制冷机研究进展”(浙江大学邱利民教授)、“昆明物理研究所低温制冷器十年发展”(昆明物理研究所陈晓屏教授)、“BEPCII低温系统介绍”(中科院高能所李少鹏教授)、“强化传热研究的最新进展”(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教授)、“氦4热物性软件的研究进展”(美国NIST ARP博士)。主题报告后,低温与制冷工程会议分“低温制冷机”、“低温工程”、“制冷与空调技术与热力学与传热技术”3个专题会议进行。


       首届(2004年度)“中国制冷学会科技进步奖”及“中国制冷学会优秀论文奖”颁奖宴会由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杨一凡先生主持,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制冷学会奖励委员会主任潘秋生先生致词, 400余位代表出席了宴会。本次共颁发科学技术进步奖1个、科学技术贡献奖2个,科学技术青年将2个,优秀论文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5个。“中国制冷学会科技进步奖”及“优秀论文奖”作为中国制冷领域的最高荣誉,受到了业内广大学者和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绝大部分获奖人出席颁奖晚宴领取了奖项,部分确实无法出席的代表提前向奖励委员会作了说明并委托相关人员代领。


       本次会议共录用了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共163篇论文。论文集中在“制冷技术”、“空调热泵”、“冷冻冷藏”及“冷藏运输”四个领域,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水平较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制冷空调领域近年来在学术、技术上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中国制冷学会将于会后组织专家,评选出若干篇优秀论文,推荐《制冷学报》发表。


       与会代表对本次会议的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大多数代表反映,本次会议的层次很高,大会主题报告和各专题会议特邀关键报告集中了全国制冷空调领域各方向的顶尖专家,真正体现了当前中国制冷空调技术研究的最新趋势和最高水平;会议分专题会议进行,形式灵活,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代表们不同的需要。代表们进一步指出,希望2007年年会在坚持以上优点之余,要更多的邀请相关主流企业参会,进一步推动学术界、企业界的良好互动,使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真正成为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我国制冷和空调技术及其相关学科进步与发展的良好平台。


                                                
中国制冷学会
                                                2005年12月13日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admin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