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第十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学术年会在武汉顺利召开

2021-12-06 21:18:02

 
    12月3-5日,第十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学术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武汉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与武汉理工大学主办,武汉科技大学合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船重工719研究所、空军勤务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省绿色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乾坤教授担任此次会议的大会主席,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系主任明廷臻教授担任此次会议的执行主席。

    在大会开幕式上,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乾坤教授、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何小明教授、大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侯立安院士和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张寅平教授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合办单位、大会顾问委员会和分会致欢迎辞,对主办方和明廷臻教授克服重重困难举办此次会议表示感谢和赞赏,并对年会和学会表达良好的祝愿。张寅平教授撰写了一首诗热烈庆祝本次会议的召开。明廷臻教授主持了大会开幕式。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乾坤教授致辞

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何小明教授致辞

年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侯立安院士线上致辞

张寅平教授为本次会议写的诗

明廷臻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之后,分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刘兆荣副教授主持了分会杰出贡献奖和何兴舟青年学术奖的颁奖。首先,年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侯立安院士宣布了华中师范大学杨旭教授获得2021年度分会杰出贡献奖。杨旭教授为分会创建做出了重用贡献,并任分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形成了分会团结协作的氛围,开创了分会医工结合的范式,并推动了分会多项医工结合研究的开展。受侯立安院士委托,明廷臻教授为杨旭教授现场颁奖。然后,分会主任委员张寅平教授向北京大学沈国锋研究员、清华大学刘荔副教授、东南大学刘聪副教授三人颁发了第三届何兴舟青年学术奖。

杨旭教授获2021年度分会杰出贡献奖

沈国锋、刘荔和刘聪三人获第三届何兴舟青年学术奖
 
    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全景方式合影留念。

线下参会人员
线上部分参会人员

     此次大会共邀请了7个大会主旨报告。4日上午由清华大学张寅平教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冯雅总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安桂教授和郑州大学邓启红教授分别主持了大会主旨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邬堂春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林波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连之伟教授和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钱华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烹饪取暖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证据、政策与行动》、《医工交叉下的健康环境营造策略思考》、《睡眠环境研究现状与展望》和《新冠的室内传播特征及通风控制》的大会主旨报告。

邬堂春院士现场作主旨报告

林波荣教授在线作主旨报告
连之伟教授在线作主旨报告

钱华教授现场作主旨报告

    5日下午的三个大会主旨报告由西南交通大学袁艳平教授和清华大学刘荔副教授主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党委书记袁玉峰教授、清华大学李先庭教授和北京大学要茂盛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医工交叉视角下的医院感染精准防控策略》、《面向需求的非均匀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和《空气污染人体暴露健康效应的“Smoke Detector”预警研究进展》的大会主旨报告。
袁玉峰教授现场作主旨报告

李先庭教授在线作主旨报告

要茂盛教授在线作主旨报告

    本次会议线下参会116人,线上受邀嘉宾和注册参会人员432人,收稿268篇,报告363个;大会报告7个,分会场24个;分会场特邀报告65个、普通报告107个、提交至虚拟展厅的墙报55个、优秀学术论文报告10个。截至2021年12月6日凌晨1时:国内外参与此次会议的独立访客2800人,视频回放观看4727人次,线上观看直播总数为32123人次。

    7个大会报告主要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烹饪取暖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关键证据、政策和行动;医工交叉下的健康环境营造策略;睡眠环境的研究前沿科学问题;空气传播在新冠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医工交叉视角下提出了医院感染精准防控策略;面向需求的非均匀环境提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室内环境营造策略;空气污染人体暴露健康影响的Smoke Detector监测方法。这些研究工作表明:科学家们的研究非常接地气,充分体现了他们对边远山区人民以及病患者的人文主义关怀;许多基础科学问题其实根植于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需要我们长期深入其中并在实践中观察和提炼。同时,他们的学术报告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4个分会场按时完成了分场报告,其内容主要围绕:健康睡眠环境、热舒适、室内污染物界面传递、室内外环境关联、飞机客舱疾病传播风险、室内环境暴露-健康与机制、室内化学污染、健康与智慧城市、室内燃烧源排放-污染暴露-健康风险、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交通和特殊舱室环境营造、城市环境、健康建筑环境、室内环境改善新技术、新材料等进行了交流探讨。

    当前国外疫情非常凶猛,输入病例对我国人民不断造成威胁,此次会议报告成果充分体现了:(1)室内环境与健康领域研究的重要性;(2)医工结合开展跨学科研究合作的重要性;(3)建筑、环境、能源、化学、材料、公共卫生、医学、健康等多领域深度融合为不同学科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年会对所有申请参评的130篇学生投稿论文进行初评、复评和匿名在线答辩,评出了5名优秀论文奖。


优秀论文奖

    在闭幕式上,大会执行主席明廷臻教授指出此次会议的三个新特点:
    (1)探索了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办会的新模式。7所高校和一个研究所精诚团结,组成团队,每个单位负责一个分会场,实现了良好的分工合作。

 
    (2)采用三维漫步“虚拟展厅”来展示电子墙报的新尝试。
虚拟展厅
    (3)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考虑到专家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并遵循防疫要求,采用省外专家线上参会,本省专家和组委会线下参会的模式。
全体组委会成员
 
    第十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学术年会受到了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和国际期刊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的大力支持。



    在闭幕式上,宣布了第十一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学术年会将由北京大学主办,新任主席要茂盛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邀请各位专家学者于23年夏相约燕园。

要茂盛教授发表演讲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pppp1221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关键词阅读: 通风设备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