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如竹教授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制冷低温与空调事业,他所领导的研究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在吸附式制冷、生态建筑复合能量系统、太阳能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制冷空调系统仿真等一系列研究领域都有丰硕成果,某些领域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积极影响。在2005年慧聪网暖通制冷行业“十大人物评选”中,王教授的入围引起了更多的企业对高校及老师的关注,许多网友希望高校专家更多地走近企业,想要更多地了解高校的专家,应此要求,慧聪网编辑很荣幸地采访到了王教授,了解他在吸附式制冷的研究,了解他对行业发展的看法…… 王如竹 博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长期进行制冷空调和低温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吸附式制冷以及超流氦传热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先进成果。所研制的吸附制冷机和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等专利技术已经实施产业化。他是国际制冷学会制冷设备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太阳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制冷学会理事,上海市制冷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理事长。他还担任了Ener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等许多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或副主编。 记者:王老师,2005年您主要在从事哪方面的研究工作? 王如竹:2005年我主要从事吸附式制冷与太阳能空调领域的研究。上海交大从1993年就开始进行吸附式制冷的研究,至今经历了12年,可谓是“十二年磨一剑”。04年时这种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工程了,2005年我们做了完全创新的设计,将吸附式制冷技术做成一些小型的产品,真正意义上变成一种产品。并且我们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还把它带进国际制冷展。在国外,这种产品也受到很高的评价。 在吸附式制冷机组里面,我们没有运用任何一种运动部件,可以用低品位的能源来驱动(系统),因此,它很适合应用于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只需要利用60度左右的热水驱动便可以制冷,与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相比,太阳能日照好的情况下,它可以保持长达8小时的稳定供冷。常规的太阳能集热器可以保证白天60-70度的水温,因此,它可以结合太阳能现有的集热器技术,提供足够的能量给空调制冷使用,对既有的太阳能集热器建筑,吸附式制冷机组是太阳能空调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记者:12年才能磨出一项技术啊,理论向实践的转化需要这么长一段时间。那么,技术从理论过渡到实际应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王如竹:以吸附式制冷技术为例,这项技术我们在前期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做机理研究,它对材料、热交换条件等的要求很苛刻,为了能更好地推广,希望所使用的材料价格不会太高。我们不仅需要在技术中找到实际应用的突出点,还需要在技术与经济上寻找一个平衡点,这是很不容易的。 最近两三年我们将它试点应用于工程机械余热利用,例如柴油机烟气余热驱动的海水制冰机可以为渔船免费制冷这些在我们实验室中已经有示范(产品)了,希望2006年可以推广到企业中去。 记者:您刚才提到过,吸附式制冷技术用于太阳能空调是非常适合的,您去年(2005年)另一项研究就是在太阳能空调的吧,太阳能空调在中国应用情况如何呢? 王如竹:太阳能空调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应用得都不是很多。这是太阳能界一个很重要的领域,目前,它在技术方面还有一些需要突破的。2005年上海交大做了一个生态建筑的能源系统,运用了太阳能来供热水、地板采暖、空调制冷、和强化自然通风,实现了太阳能建筑物复合能量利用系统的高度集成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我将在2006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大会的报告中以此为例做大会邀请报告。当然现有系统仍有不足之处,目前我们以太阳能的热水来驱动空调,由于热水的温度在60-70度左右,(制冷)能效并不太高,COP仅达0.3-0.5。因此2006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将放在将机组的COP改进至1.0,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常规能源(如天然气)与太阳能的有机结合,太阳能利用分数可以达到40%以上,整个系统很有经济价值,这种太阳能复合能量系统就可以进行推广使用了。我们现在把上海的世博会作为一个主要的示范性项目,有了影响的示范后才会有大面积的推广,希望06年底时这项技术可以变得成熟。 现在我们仍面临一个经费的问题。在国外,企业会委托高校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自己做一些产品的研发;而在国内前沿技术的研究经费主要由高校来负担,而企业希望获得成品,并且还要符合企业产品的特点。少了企业的支持,新技术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推广应用。因此希望有实力的企业与高校一起来做合作研究,一起将新的技术更好地推广起来。 记者:除了吸附式制冷与太阳能空调外,您认为还有哪些是市场发展的方向? 王如竹:我认为还有三种产品、技术是发展的趋势。 一是冷热电联产。目前国内在冷热电联产集成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少。将动力装置如内燃机、涡轮机与制冷系统结合起来,再加上余热回收的设备,进行系统集成,做成一个工程性的工作,冷热电联产需要这种模式来进行。针对不同用户,不同需求,开发出系列化、标准化的产品。我很高兴地听到,2005年四月远大在北京成立了能源公司,开始了能源合同管理的运行模式。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会出现新的此类公司来专门运作冷热电联产。 第二个是消费模式的变化——家用能源中心。住宅用的系统里面使用得较多的有空调、热水器、采暖,这三个是独立的系统,市场将会希望由一种设备将所有这些能源需求解决。以上海为例,现在有30-40%的房产商开始进行新建住宅全装修(一体化),并且这也将成为一种趋势,估计五年之后,上海新建住宅有可能将全部实行全装修(一体化)形式。也就预示着今后家庭家电系统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建筑配套的能源产品将由房产商统一采购,这也意味着市场将需要一种新型的产品,利用一台主机来提供建筑的能源消耗——住宅能源中心。这样的产品能使住宅设备整体的投资降低,对于房产商而言,全套系统由一个厂家提供又将使系统更加可靠。这种趋势现在逐渐开始明晰起来。三年以来,我在学术交流会上,各种报告中呼吁大家对家用能源中心的关注,现在我很高兴制冷空调界也开始有其他的声音来响应。国内已经有一些小型公司开始做类似的事情了,目前还未形成大规模,大多数的企业、制造商还没有这样的意识,这还需要一个过程,但这是一个发展的方向。 第三种产品是热泵热水器。在国外已经普遍接受,并逐步拓展。以日本为例,大型的空调厂家开始开拓热泵热水器市场,2005年销售在30万台以上,制造厂家也从三家扩展到五家,相信这个热泵热水器市场会越来越大,将会和空调的市场有一样的规模。在国内已经有厂家开始生产热泵热水器,但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厂家与燃气热水器的生产厂家。他们对常用于制冷系统中的热泵技术的运用远不如制冷企业,因此对热泵在热水器的应用只是比较表面的技术,并未将热泵热水器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希望国内空调大企业可以在这个方面多做一些尝试。虽然目前热泵热水器在中国的市场1%都不到,但这是一个很好的产品,它将成为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的最大竞争对手。 记者:国内外的制冷领域发展还是有很多的不同。您在学术界非常活跃,在国内与国际的一些重要的技术期刊上都发表了文章,并且还担任了相关刊物的编委,请您谈谈中国学术界的国际交流情况? 王如竹:中国制冷领域在国际上的交流并不是很活跃,尤其是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远远不够多。中国是一个制冷大国,但是在三年到五年以前,在学术交流方面作得很不够。我们比较早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上海交大制冷研究所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很高兴的是现在我们每年在国际期刊上发表50篇左右的论文,其中有6-8篇发表在国际制冷杂志上,占到版面的5%以上,这也充分显示了上海交大的实力。近来西安交大,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许多制冷空调名校也陆续在本专业领域的期刊上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这也反映高校越来越重视参与国际学术方面的竞争,扩大国际学术方面的影响。 除发表论文以外,我们也很关注出席国际会议及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参加国际会议很重要,在会上时常可以发现其它专家思维上的亮点,总是可以给人启示,我每次参加国际会议都可以发掘出新的课题。另一方面,我们也会承接一些国际项目,这些项目技术很前沿,可以在较高的起点上做一些创新,非常适合博士生做研究。2006年我还将继续加深在国际上的学术交流,也有一些相关的行程,例如我将出席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世界可再生能源大会,届时会做太阳能空调方面的特邀报告,此外,还会出席在韩国举行的亚洲制冷大会、美国普渡大学的制冷空调会议和挪威召开的自然工质国际会议。 记者:暖通制冷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市场充满许多变数,同样在就业方面,学生们面对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一些暖通专业的毕业对前途都有一些迷茫,您对于这些初出社会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王如竹:确实制冷专业学生增加,人才之间竞争非常激烈。而对于大型国企及外企的研发中心,对暖通人才要求比较高,需要博士人才。对于研究生及本科生,我有几点建议:一是,由于现在许多教材还落后于市场的发展,刚毕业的学生需要对行业市场有一个熟悉时间,因此,不论以后做什么,开始时可以到第一线工作一段时间,特别是在生产部门。第二点,由于现在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跳槽现象很多,希望初入社会的同学可以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来考虑。另外,由于在薪金上的优势,许多人偏爱进外资企业,但是从长远发展考虑,民营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紧急,会有一个更好的发挥空间。希望有更多制冷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民营企业去扩展鸿图。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