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连发布营业收入暴跌近三成的2015年报和疲软的2016年一季报之后,格力电器上周依然在停牌筹划重大资产购买。当众多媒体以调侃的语气反复重提董明珠和雷军当年10亿赌约时,有意无意间忽略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格力当前的困境其实只是中国制造业危机的一个缩影。面包财经翻查诸多相关上市公司财报发现,仅仅是六家家电巨头过去两年裁员就超过2.5万人,近年累计裁员数超过3.5万人。众多上市制造业公司早已在艰难中徘徊多年。 制造业裁员样本:六家电巨头裁员超2.5万人 当舆论聚焦于董明珠近年的言论和格力突然的利润下跌时,似乎没有太多关注格力近年来员工总数的迅速减少。2012格力电器的员工总数为超过8万人,此后逐年减少,到2015年时已经累计裁减员工超过9500人。 裁减员工的不仅仅是格力一家。面包财经翻查主要家用电器企业的财报发现,2015年至少有六家大型公司存在裁员。美的、格力、四川长虹、TCL和海信等五大品牌旗下六家上市公司,2015年员工总数较上年减少2.29万人,较2013年减少超过2.5万人。如果以近年的员工峰值数量计算,则六家上市公司最大裁员总数已经超过3.5万人,准确的数字是35669人。这一数字比腾讯2015年底的员工总数还要多5000人,与阿里巴巴截止2015年3月底的员工总数相当。 即便是2015年和2016年一季度净利润仍然保持增长的美的集团,也未能幸免。美的集团2015年底的员工总数已经较两年前峰值减少约1.5万人,而2015年营收也微弱下滑。下图是面包财经整理的近年来六家家电上市公司员工总数变化趋势: 根基松动:120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总利润不及16家银行四分之一 家电行业只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缩影,尽管银行业在2015年遭遇利润增长压力,但制造业更惨。 据统计发现:2010年前上市的121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去年净利润总额为3023.5亿元,比2014年减少468.4亿元,减幅达13.4%。所有这些制造业公司利润总额比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和招商银行两家利润还少300多亿,只相当于16家上市银行的不到四分之一。 更严重的是,这些制造业公司的盈利能力整体上遭遇持续的压力。过去9年这1211家制造业公司的利润总额与上市银行的利润差距在逐渐扩大。 2007年1211家上市制造业总净利润和16家银行的总净利润还相差不大,但其后差距迅速扩大。7年间,1211家上市制造业公司净利润增长不到674亿元,而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则超过9464亿元。上市银行利润增加总额是制造业公司利润增加额的14倍还多。仅仅工商银行一家,从2007年到2015年净利润就增加了超过1957亿,相当于所有这些制造业企业利润增加额的近3倍。 2007年1211家上市制造业总净利润和16家银行的总净利润还相差不大,但其后差距迅速扩大。7年间,1211家上市制造业公司净利润增长不到674亿元,而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则超过9464亿元。上市银行利润增加总额是制造业公司利润增加额的14倍还多。仅仅工商银行一家,从2007年到2015年净利润就增加了超过1957亿,相当于所有这些制造业企业利润增加额的近3倍。 互联网与房地产烈火烹油,制造业正被冷落 当制造业遭遇利润下滑压力的同时,资金正迅速被抽离,这种趋势从几家上市银行信贷投向变化上可见一斑。 根据财报,2012年之前的几年,工商银行向制造业的贷款投放占比逐步增加,但2012之后持续减少。从2012年的占比23.8%减少到2015年的21.6%。下图为近年工商银行向制造业贷款投向占比: 不仅工行如此,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国有银行近年来投向制造业的贷款比例趋势也基本与工行相同。2015年,投向制造业占比减少是上市银行的普遍状况,而与此同时,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贷则在2015年以来迅速增加。 不仅工行如此,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国有银行近年来投向制造业的贷款比例趋势也基本与工行相同。2015年,投向制造业占比减少是上市银行的普遍状况,而与此同时,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贷则在2015年以来迅速增加。 股市同样热衷于追逐与互联网等行业相关的热门概念。2015年著名的妖股暴风科技,总市值最高时超过390亿,而当年总营收也只不过6.52亿。被看做中国最优秀的制造业企业之一,福耀玻璃2015年营业收入超过135亿,净利润超过26亿。仅现金分红就高达18.81亿元,几乎就相当于暴风科技当年总收入的三倍,而福耀玻璃当前总市值也不到360亿元。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对比是,福耀玻璃直接雇佣了超过2.18万名员工,而暴风科技2015年底员工总数不到800人。解决众多人就业问题,在国际上极富竞争力的制造业龙头被资本市场冷落时,所谓的“妖股”们仅靠概念就被资本市场热捧。制造业如何能不衰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中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为5243.1万人,与2013年的5257.9万人相比已经有所减少。如果计算制造业中私营企业和个人就业,则当前制造业解决了超过1亿人就业。 金融业和互联网都高度发达的美国,近年来正不遗余力的推动制造业回流,甚至苹果和耐克的部分生产线都在回迁美国。而关于中国制造业成本已经逼近美国,远超东南亚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 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所有最聪明的人都热衷于各种时髦概念,金融资源从事关上亿家庭就业的制造业中抽离,经济的根基何存?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