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在线原创] 19日上午8:30,2015年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地源、水源、污水源等热泵技术”技术专题准时召开,此专题会议分为上、下两场,共12个报告,其中特邀报告5个。 上半场会议由同济大学张旭教授和重庆大学王勇教授共同主持,其中特邀报告3个。
重庆大学的王勇教授
第一个特邀报告是来自于重庆大学的王勇教授做了题为《基于三位管群换热模型的热平衡计算评价方法》的报告,报告从蓄能失调的概念、研究分析-失调影响因素、研究目标与方法和案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介绍。报告指出,岩土蓄能面临着长期运行地源热泵系统能效下降-失效、 大地吸/释负荷而非建筑冷热负荷和吸/释负荷比应考虑负荷总量失调问题,报告中提出了岩土地下换热管建群三维传热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在外扰影响、内扰影响和蓄能失调模型都有重要的意义。
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的高级经理王忠良 来自于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的高级经理王忠良对天加公司的产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西南建筑设计院 司鹏飞博士 来自于西南建筑设计院的司鹏飞博士做了《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的若干问题》,从工程背景分析、水文水质条件分析、取水退水系统设计、水温模型与能耗计量等几方面进行介绍。他指出:江水源热泵首先要考虑水文水质和取水退水的区别,因为长江的水比较浑浊,含沙量是否超标,严重超标(地表水睡眼热泵机组水质标准)。项目不仅从区域供冷、供暖季节水温变化进行分析,而且对水温模型与能耗计量应给予更多关注。
重庆大学的周世玉
来自于重庆大学的周世玉做了题为 《地源热泵系统过渡季节低温主动恢复方案分析》的报告,报告从研究背景和内容、建筑负荷特性、地源热泵系统配置、低温主动恢复方案和运行效果分析等五方面进行介绍。分别针对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和常规地源热泵系统提出通过冷却塔过渡季节辅助散热对地温进行主动恢复的方案。采用TRNSYS软件分别建立这两种系统,并提出采用温差控制冷却塔过渡季节运行的方案,通过模拟系统30年运行的效果,分别从地温增幅和机组、系统能耗等角度优化了过渡季节冷却塔运行的方案。
同济大学的傅强
来自于同济大学的傅强做了题为《上海某土壤源热泵系统全年控制参数优化》的报告,通过对上海市某办公楼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全年监测,对该系统的全年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工况下40%机组部分负荷率和50%机组部分负荷率所占时间相应较长,分别占整个冬季的18.6%和18.1%;夏季工况下40%机组部分负荷率下的运行时间最长,占整个夏季的22.8%。冬季工况和夏季工况的系统运行能效比水平都多为4(即3.5-4.5),分别占整个冬季的52.4%和整个夏季的53.4%。此外,通过搭建TRNSYS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得出根据建筑负荷优化用户侧出水温度可以一定程度提高系统能效比,空调系统总耗电量可以降低约7%。并提出几个制方案,对比分析各个方案的总耗电量和土壤吸放热量不平衡率,可以看出在根据建筑负荷优化用户侧出水温度的基础上,采用机组冷凝器回水温度与外界空气湿球温度差值控制冷却塔的控制方案,运行效果最好,土壤吸放热不平衡率都在1.20以下,针对该系统的三冷却塔,冷却塔启动的阶梯控制温差可以为4℃-6℃-8℃,或者4℃-5℃-6℃。
西安交通大学 王志洋 来自于西安交通大学的王志洋做了题为 《排热量对埋管换热器周围非饱和土壤温湿度场和导热率的影响研究》的报告,报告以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为基础,主要分析了地源热泵排热过程中,热湿耦合迁移对地埋管换热器周围非饱和土壤温湿度和导热率的影响。根据多孔介质传热传湿双场驱动模型,建立了地埋管换热器周围非饱和土壤热湿耦合迁移模型,并基于Matlab平台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不同排热量情况下,地埋管周围非饱和土壤温度场、湿度场和导热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地埋管排热量越大,钻孔壁处土壤温度和含湿量的变化幅度、热湿作用范围、土壤热导率增大的幅度均越大。排热量较小时,土壤的热物性参数可以看作常数,可以采用纯导热模型模拟地埋管与土壤之间的换热,而排热量较大时土壤热导率的变化比较明显,采用考虑温度效应作用下的热湿耦合模型更接近实际情况。
下半场由同济大学张旭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倪龙教授共同主持,其中特邀报告2个。
来自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倪龙教授做了题为《污水源热泵旋流防阻机除污性能研究》的报告,报告从引言、旋流防阻机样机及试验装置、旋流防阻机实验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他介绍,污水源热泵需要重点关注换热器的防阻、污垢防治与强制换热、能源环境、城市污水一种新型热泵低温热源四个方面。 来自于江苏河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利平做了题为《地表水源热泵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的报告,首先介绍了数项国家节能示范重点项目。报告从基于水源热泵的区域能源的关键技术、基于水源热泵的复合能源形式、区域能源经典案例等几个方面进行分享。从介绍中能了解到,江苏海河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长期的坚持努力为新能源合同能源管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城市新能源世界做出杰出的贡献。
来自于清华大学的常思远做了题为《再生水源热泵系统微生物一直研究》的报告,再生水源热泵系统能够以城市再生水作为冷热源为城市建筑制冷、供暖,而微生物污垢是影响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效率和安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进行挂片实验生成微生物污垢,利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杀菌剂苯扎氯铵每天浸泡污垢10 min,考察其抑垢作用。对污垢进行活性染色,并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对其进行拍照,观察污垢内细胞的活性分布。最后利用Imaris软件分别统计活/死细胞所占的生物体积。结果表明,苯扎氯铵对微生物污垢具有抑制作用,能杀灭其中绝大部分细菌细胞,且该作用随其质量分数上升而增强。该研究可对相关抑垢技术提供指导,从而促进再生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际应用。
来自于南京工业大学的卜飞做了题为《热泵空调干燥-蒸发结晶电镀废水耦合处理系统的分析》的报告,热泵空气干燥-蒸发结晶电镀废水处理系统是将热泵与HDH蒸发技术结合,用于电镀废水处理。对于此系统,报告以结构分析和可避免消耗的概念为基础定义一个参数修正效率,用以对该过程进行分析。
来自于同济大学的罗仲做了题为《间歇运行对土壤源热泵地温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的报告,间歇运行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温度环境,保障地源热泵系统长期稳定高效的运行。本文利用土壤源热泵系统试验台,对上海某建筑冬季运行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日运行时间,研究不同运行时间比下土壤短期温度变化规律,并探讨不同换热强度下,土壤温度恢复对机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间歇运行工况下,单位管长换热量集中于26-34W/m,机组日运行时间比越小,土壤平均温度恢复比越大。
暖通空调在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视频录制,观看地址:http:pic.51hvac.com/2015car/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