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清华大学:17层以上室内空气最优 理由很粗暴

来源:第一财经网 2015-09-08 09:53:02
    清华大学相关课题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同等外部条件下,办公环境的室内等级略优于居住环境,楼层17层以上室内等级最优,距离主干道大于500米的建筑略优于小于500米。

    4月22日,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等组建的“北京室内环境调研行动”研究组在京发布了首个室内PM2.5污染公益调研报告。

    研究组负责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员张林介绍,该调研历时4个月,首次以参与式感知的方式,通过社交媒体面向公众征集志愿者。

    2014年11月14日至2015年1月30日期间,调研组共获得北京市407名志愿者累计11万小时的室内数据,覆盖北京市13个区县的7703个地理位置。研究团队结合采样数据,计算出调研期间志愿者日均暴露量为2018.6μg·h/m3,人均日潜在剂量为787.3μg,其中室内暴露量和潜 在剂量约占到每日总量的80%以上。

    调研结果显示,采样时间段内,北京室内平均PM2.5浓度为82.6μg/m3,属于轻度污染,并且,在1/3的时间内,室内空气处于“污染”等级(大于75μg/m3)。

    研究发现,在总体平均意义上,室内浓度与同期室外浓度存在0.67的比例关系,这体现了建筑物对人体的防护效应。同时,随着室外污染程度的提高,室内外浓度比值呈现下降趋势。

    张林介绍,相对于室外PM2.5污染,室内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显著,人均室内暴露量和潜在剂量为室外的4倍。同时,调研还发现,在客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的主动行为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最为显著。

    “虽然室内外空气质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我们发现人的主动行为是影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张林说,其中,空气净化器、中央空调对 室内空气净化起到明显作用;开窗通风的作用则因室外情况而异,在室外PM2.5监测值低于75μg/m3时,开窗通风有利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而在室外 PM2.5监测值高于150μg/m3时,开窗通风则成为室内空气质量的破坏因素;另外,烹饪、吸烟、打扫和其他增尘行为也对室内时间序列引起了明显的波 动影响。

    有统计数据显示,现代人70%~90%时间处于室内,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然而,由于室内环境复杂性强、差异性大,专业PM2.5检测设备庞大昂贵,人们一直缺乏对于室内PM2.5浓度全面系统的研究。

    高层住宅几层最好?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化的产物,高层住宅最大优点,就是可节约土地,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同样的地基建造六层住宅与建十二层住宅,土地利用率可提高1倍,这显然对政府和开发商都有利(政府可以多卖点地,开发商自然更不说了),所以近几年政府及开发商都利用各种的传媒鼓吹炒作住小高层利处,于是乎,住小高层似乎成时髦和潮流,小高层也如雨后春笋在各地遍地开花。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pppp1221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引领智算中心的冷却技术,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专访维缔技术全球专家Simon Brady与高级经理王超女士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