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夕,一系列由国家能源局主导、颁布的政策相继出台,显示出较为强烈的改革意志。改革的方向,依然围绕2014年能源工作会议的基调开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继续清理和修订能源领域阻碍民间投资的法规文件。
此番系列政策的出台,除去能源局在新能源领域固有发言权外,更为瞩目的应是国家能源局在此前无从置喙的传统领域,发出了显著信号:不仅电力体制改革售电侧有望突破,事关民资进入中游腹部的《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也相应出台。前者可视为新的能源局成立后承接电监会的权职能量,后者则呼应了石油系统反腐的绝佳良机。
高压反腐在壁垒森严的能源领域凿开了易于改革的突破口,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期明确表态,要重点查办国家重点投资领域、资金密集行业特别是铁路、电力、石油、电讯等垄断行业的案件。这种自上而下的施压一方面促使能源巨头内部变革,另一方面也为能源局等部委提供了施行改革的契机。
从当前局面来看,以能源局为一方,以能源巨头为另一方的改革主导权之争仍将持续。改革的窗口与路径,以及能在多大尺度上向民间释利,也将陆续在双方的博弈之中显露。
今年雾霾锁国,为能源局在新能源这个顺畅施政领域提供了更为强力的国情基础。不仅当前风电、光伏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复苏时刻,地热、核能等此前未入“法眼”或备受挫折的新型能源也大受青睐,位处传统能源边缘地带的天然气,今年也将有相当大的突破。不过,能源局要想打破“新能源局”的外界标识,就必须在传统能源领域建立起足够强势的话语权,以确定能源改革的统一与深度。
这无疑与各路能源巨头产生了利益上的深刻交叉,同时,又因弱势国企和民间资本所抱有的较高期待,各利益主体由此产生出相互交织的分歧自不待言。以雾霾的成因及解决方案为例,各方的判断和观点竟有云泥之别。
讨论较多的,是燃煤电厂究竟是否为雾霾祸首。这一争议在几年前雾霾初起时便有,事实上,根据科学的空气污染物颗粒分析,便可下定结论。之所以争议缠绕至今,还是因为各方利益无从妥协、退让,也无强力主管单位能够协调得当。而以引霾出京为口号,国家电网加速推进特高压战略,并坐等能源局批复。此番能源局如何接招,成为外界观测能源局能在多大程度上主导改革的绝佳视角。
反腐和雾霾,在客观上均为能源局提供集权施政的有利条件。可见的变量,现可判断有两大板块:一是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将迎来高于规划的提速阶段,以往并网困境、上网电价、财政补贴缺失等问题有望获得大幅度舒缓;二是传统能源的流通领域市场化程度或有显著突破,包括成品油销售、油气管网和配售电侧,这均是改革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业界坐二望三,希冀在油气上游勘探领域和电力体制改革能基本面上有重大突破,从目前来看,这一期待难度太大,或说即便有所动作,也应是有名无实。
两大变量板块均概括不同的产业形态,各有千差万别,也未必都能有利好突破。清洁能源变量在于迎合了国家治霾的决心和紧迫性,传统能源流通变革则以向市场、向民间展示改革的示好之意,也是阻力较小、让利较少的突破口。能源局如何把握变量,运筹调度,两会之后应可见基本框架。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