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哈市“两会”上,供暖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众多代表、委员,纷纷就哈市供热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供暖事故必须要追责 哈尔滨的冬季异常寒冷,对供热的要求也就更高。可是,一旦出现供热事故,往往供热企业都没有了态度,根本没有给市民一个合理的交代。为此,于长江代表建议哈市启动供热事故问责制,该处分的处分,而对于工作玩忽职守的予以撤职查办。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经常开展供热管网大排查,把所有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车库供暖不必太浪费 一般车库温度在7℃至12℃之间就可以保证车辆安全不受损,所以车库按照18℃的标准供热势必造成热源浪费。对此,吴玥代表建议,可以适当降低车库、车位的供热标准,将车库的标准温度定为不低于7℃。同时,遵照“热”是商品的理念,适当下调车库、车位的供热收费标准,建议费用标准下调一半。 室温争执专人来裁定 在具体测量温度时,往往出现居民和供热企业不一致的现象。居民自己拿着温度计测量后,认为不达标;而供热企业自己拿着温度计测量后,却显示温度达标,由此引发的纠纷并不少。为此,史铁生代表建议,成立第三方室温测量机构,或对测量结果进行公证,以防双方因温度标准产生异议。 热费报销别重男轻女 目前,哈市包烧费报销仍有难题。从文件规定上看,男女平等,在一个家庭里不论男女,按最高级别的一方报销包烧费,但实际上有些单位并未按照规定执行,热费报销只以男方为主。为了应付这种情况,不少家庭采取“假离婚”的方式。为此,郭成彬代表建议,应改善现有不合理制度,加大对报销单位的监督。 热费明补需扩大范围 按照哈市规定,2010年冬季热费采取明补的方式,9月份一次性打入职工工资。但是,一些低收入者无法享受到这个政策。比如失业金领取后的尚无职业人员、单位买断并轨人员、无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李月先代表建议,将这部分“夹心层”人群纳入照顾范围,解决这部分低收入和无业人员取暖费问题。 管网维修设专项资金 目前由于供热设施老化、供暖管线腐蚀等原因,很多供热企业无力承担维修、改造的费用。甲继海代表建议,政府设立供热专项建设资金,在集中供热项目建设、供热设施改造、供热企业弃管应急等方面由政府先行投入资金,同时,按照统一的供热规划,允许不同的建设主体投资、管理供热项目,从而实现供热投资多元化。 分户改造不能太“粗暴” 哈市从2002年开始,对既有住宅采暖系统实施分户改造,目前已经完成2000万平方米,但是由于施工改造过程中缺少人性化,存在破坏既有装修、影响室内面积、“凿洞”过多、影响房屋安全等问题。为此,郭成彬代表建议,政府应加快规范企业文明施工,并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施工行为和质量要求。 热企弃管应从重处罚 在这个供热季前期,哈尔滨出现了13家热企弃管。虽然大部分弃管供热的地区已被政府指令接管,但仍有部分弃管问题的权责难以理清,迟迟不能恢复供热,严重侵害了居民的正当权益,扰乱了供热市场秩序。吴文峰代表在建议中指出,对供热企业弃管的要追究责任,包括处罚、永久清除出供热市场等,不能让热企一走了之。 供暖抽条可上限处罚 针对经常出现的供热“抽条”问题,哈市政协委员许鹏认为,虽然哈市相关部门一直在查处供热企业的供热抽条问题,但全市1000多家供热企业,仅凭供热办一己之力是无济于事的。许鹏建议,可以采取杀一儆百的效应模式,一经发现热企供热抽条即责成物价部门予以上限处罚,行为恶劣的清出供热市场。 供暖质量应远程监控 同样是针对供暖“抽条”问题,委员白云也献策说,鉴于目前供热管理部门不方便及时掌握供热企业提供的温度,管理部门可以采取远程室温监控系统,时时监控热企送出来的温度是否达标。据介绍,远程监控测温器如小化妆盒大小,连接在居民家里的电话线上,可以远程将温度传递到供暖公司,同时也可传递到供热管理部门。 编辑:秦时明月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