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建筑节能真的力不从心?

来源:互联网 作者:foxtiger 2006-03-10 16:50:40
有吆喝地段的,有吆喝容积率的,咋就没吆喝“节能”的?
4月8日下午5点,从北京国际贸易中心春季房展会出来的老百姓个个“大获丰收”,大大的口袋里装满了不同规格、色彩艳丽、极易使人产生购买冲动的各式楼书,天空正下着小雨,有些人把楼书顶在头上。这些楼书里的某一个项目或许就是他们未来遮风挡雨的家。

记者也刚刚光顾了这个据说是今年北京规模最大的房展会,在那些主动讨要或被动接过的楼书里,想找但终于没找到的两个字就是“节能”。最醒目的字眼往往是“选择好房子,从地段开始,内行人都这么说”;要不就是“按人数规划树量”云云。很多房地产项目,都把“超大采光”、“全玻璃幕墙”等不节能的设计作为卖点。

在热闹的展会上,记者向多位售楼小姐询问她们的豪宅是否是节能建筑,人家的回应总是先有几秒钟的迟疑,好像遇到了怪物,显然从没有人问她们这个问题。有些小姐干脆告诉记者他们有多大的花园,生活将如何舒适。于是记者把问题问得更加通俗易懂——“你们的供暖方式是什么?是分户供暖吗?能分户计量吗?”

目前,我国城乡约有40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9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能耗高。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仍是高耗能的,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新建筑是否在几年后不得不成为节能改造的对象?

开发成本增加,设计费工费时,节能规定就不执行了?

这些天,记者研究了些建筑节能的规定,知道国家建设部门把供热分户计量作为推行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要求将供暖管线由原来的串联式改成并联式,每家一个阀门,家里没人就可以关上阀门,避免浪费。据悉,仅这一项改革就可以为我国节约建筑运行耗能的30%。

遗憾的是,十之八九都是集中供热,按平米而不是按用量收费,更有一位小姐说,按平米收费对业主更划算。

在这样的误导下,购房者能作出怎样的选择也就可想而知了。

记者看到,在展会上,不少楼盘没有户型图、也没有房价,刚刚挖坑,就已有许多购房人为了保留机会在纷纷预先登记了。

涂逢祥(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会长、首席专家):

因为建筑要节能势必增加开发成本,一些把利润放在首位的开发商不愿意过多顾及建筑的节能问题。而且,设计师也不愿意从事节能设计,因为一个建筑项目的节能设计与非节能建筑的设计,所付给的费用相差无几,可是节能建筑的设计比一般的设计要费时间。

同时,我国现行的建筑验收标准并没有把建筑节能纳入进去,做不做节能住宅对于开发商来说,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问题,所以为了营造卖点,开发商宁可在园林、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上投入高成本,也不愿把这部分投资放到建筑节能方面。

房子越来越贵,利率越来越高,节能这笔账怎么算?

4月15日,记者收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一篇新闻稿,大意是,根据他们和国家统计局调查,2005年一季度,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0.5%。

记者联想到在房展会上随机采访的一些购房者。他们大多对什么是节能建筑知之甚少,节能建筑方面的知识也几乎为零。一位老者说:“房子越来越贵,最近贷款利率又提高了,买节能建筑肯定要多花钱,听说以后能省钱,但也不知道这笔账到底该怎么算,只要地段、价格、户型合适,就先买了吧。”他的话代表了相当多买房人的看法。

那么,买节能建筑到底是合算不合算?这笔账该由谁来帮消费者算呢?

刘力(跨国设计机构五合国际总设计师,博士):

节能住宅的价格一般比普通住宅要贵5%到7%,这是个起点。达到真正高舒适度、低能耗、微能耗或者零能耗的房子,售价每平方米比普通的高800元,别墅类则更高,每平方米会多出1500元左右。如果建筑节能产生的加价为7%,七八年就完全可以通过省下来的取暖、用电等费用赚回来。

仇保兴(国家建设部副部长):

人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活动的,节能绿色建筑改善了室内的环境,疾病发生率就会大幅度下降,生存质量提高了,人的寿命也会延长,这不也是一种“节约”吗?况且,降低能耗后,我们整个资源、环境都会得到改善,这个生态成本就更不是几个数字的问题了。

账算明白了,事情也就好办了。刘力举例:北京锋尚国际公寓以节能为卖点,开始是7000、8000起价,最后卖到每平方米1万2左右。“在锋尚入住的很多老外,都是在城东边的使馆区工作,他们宁愿上下班从东城跑到西城住在里面。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的心里,生态、环保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虽然锋尚产品成本提高,但是在市场上消费者是认可的。消费者宁愿多花钱买你的产品。”

开发商要提高意识,老百姓要认清形势,推行节能建筑尚需时日。

3月28日,“首届国际职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职能与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间隙,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接受了几位记者的专访。

由于很多人认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尽管我国节能的强制标准出台比较早,但实施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推行建筑节能,非常困难。

仇保兴(国家建设部部长):

当一个标准执行成本很高的时候,就很难实施。开发商怕提高成本,不愿意执行节能标准。而老百姓的节能意识也不强,你比如说,我们每个人出门的时候都不会忘记把空调关掉,因为电费需要自己出,但没有几个人会把暖气关掉,因为暖气是福利供热或者按平米收钱,关不关对自己的利益没有损失。

媒体在推动老百姓建筑节能意识提高方面有责无旁贷的义务,让购房者给开发商提要求,房子必须是节能建筑。当然,这还需要些时日。

采访结束后,一位美国记者操着极其生硬的中文,跺着脚对我们几个中国记者说:“怎么办,我着急呀!”原以为她是因为语言问题没听懂采访内容没法回去发稿,结果她说:“我也是人,地球上的人,我们已经犯了错,你们不能再犯了。”

没有激励政策,缺乏监管体系,仅靠开发商和消费者努力是不够的。

据了解,长期以来,国家对能源的管理偏重工业和交通节能,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植节能与绿色建筑。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也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而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只是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

另外,我国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对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尚未予以高度的重视,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管理薄弱,个别地方甚至放任自流。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目前我国还是以煤为主要燃料,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和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利用率还很低。

看来,仅仅靠呼吁,调动开发商的积极性,依靠消费者需求的转变,还是不够的。

仇保兴(国家建设部部长):

建设部正在抓紧制订绿色建筑标准,预计几个月后可以出
台。该标准从以往只关注建筑环节的节能,进一步扩大到节材以及对废水、废气排放的控制。此外,还将把绿色节能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内容,要求地方政府必须从规划建设等各环节积极推行建筑节能。

■新闻缘起

在“首届国际职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职能与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展览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二○○五年,建设部要对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已经出台的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对于不执行政府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的企业,将按规定罚款五十万元。设计、审批、建造、验收等与执行节能标准有关的各环节都将在监督、处罚的范围,谁出问题,板子就打在谁身上。据中华工商时报三月二十八日报道

■链接

什么是节能建筑

节能建筑是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

建筑耗能数据库

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400多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还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建筑耗材高等问题。

建筑节能潜力大

据建设部科技司分析,如果国家对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推行节能改造,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约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

四个节能突破口

建立健全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政策与法规体系;完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立有效的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行政监管体系;加强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和培训宣传工作。

信息来源:中国建筑艺术网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admin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