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文章 » 正文

认真执着 成就贡献――潘秋生教授与《中国制冷史》的故事

来源:《暖通记忆》 作者:董丽萍 2017-07-21 10:11:50
 

(本文选摘自《暖通记忆》201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跟潘老师认识很多年了,差不多是我刚刚开始进入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之初,那时候他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没有一般领导的派头,他总是和蔼地微笑,认真地听对方说话。跟行业上其他的老专家一样,烟不离手,把酒当歌。

每次见面,他都会认真地问问工作状况,有没有难题,我们经常就事论事之间,共同感悟到一些东西,没什么隔阂的沟通,舒适而自然。

后来,知道他从国内贸易部工程设计院院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到中国制冷学会担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不久,他开始着手组织《中国制冷史》的编写的工作。

当时,很多人不看好这一事情,觉得编写历史的事情,太大了,中国制冷史的编写,岂不是个耗时耗力,有可能费力不讨好的工程?

风云际会之后的结果是,2008年5月,浅蓝色封套的《中国制冷史》出版了,潘老师特意送了我一本。记得当时站在广安大厦的门口,潘老师把书递到我手上,我近乎虔诚的祝贺,他只是说,终于做完了一件事。些许疲惫,些许安慰,完全没有著书立说的成就。

那时候,我想也许该去了解了解他组织这个“史书”出版的过程中的细节,记录下来,也是历史之一刻。但是没有机会也没有缘由能跟潘老师聊这些。平常日子里,琐事缠身的人们,安静地坐下来回想历史,是多么奢侈的事情。

时间走到2010年8月份,暖通空调传媒机构组织“走进校园”系列活动,策划了走进同济大学。经吴元炜老师建议,我们邀请到了潘秋生老师作为“走进校园”活动的一个老专家,为同济大学的学生们讲讲。在活动组织策划阶段,我给潘老师打电话,沟通报告的内容,他很认真地想,然后,手写了讲稿,他告诉我说,他不讲学生们如何才能成为栋梁之材,他要告诉学生们,当未来职业的变动与专业发生冲突时,如何面对,如何执着?

于是,在“走进校园”活动开始前一天的下午,跟潘老师畅快聊天儿之中,我有机会了解了潘老师过去五十年里的从业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间,时代所给予的无奈、机会及个人的坚持,如何成就了他的职业生涯,成就了他对于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的贡献。

于是,多年前关于主编《中国制冷史》的故事,也随同他的讲述,慢慢鲜活在我的眼前。

时代化的成长历程 戏剧化的职业变动

潘老师从他1956年入读交通大学开始聊起,他进校正逢学校处于极右期,所谓“拔白旗”的运动正面向学生,容不下安静的书桌。潘老师同宿舍的同学有三位都被当成了“右派”分子,那时候的读书环境太差了,潘老师用了“羡慕”一词,形容他想讲给同济同学们的主要内容,老人对于过往岁月的一种宽容,洋溢在他的脸上。

虽然我无法想象出那样大学求学时学生们的状况,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走过来的潘老师,接着讲述的他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却仿佛让我看了一个充满戏剧化的电影。他从教师、到工人、再到研究所设计院,一路服从分配,一路认真工作,都没有离开过制冷行业。

1962年,潘老师毕业,当时讲说被分配去商业部,他觉得很奇怪,商业部都是做生意的,怎么会要我一个学制冷专业的学生?但是服从分配,他来到了北京。报到时,才知道当时北京组建北京商学院,潘老师被分配直接去学校制冷系教课,而且上来,就让他讲七十学时的“流体力学”,他的教书生涯,潘老师这样描述:“第一学期讲的是流体力学,第二学期讲的是泵和风机,后来隔了一个学期又讲了工程热力学,讲了九个学时的工程热力学,那个时候教师少,后来我又讲传热学,这样我才有机会去清华听课,搞热工实验室,搞了一年。”

本以为就这样下去了,当个不错的制冷系的老师,但是意想不到的事继续发生。[NextPage]

到了1969年,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干部下放,北京商学院制冷系的老师被集体下放,下放地点是河南的洛阳制冷机器厂,潘老师劳动了半年,做清砂的工作,每天工作,砂子都黑了脸。半年后,不让劳动了,调去装配车间,装配活塞式压缩机,也做调试,就又开始了做压缩机方面的技术工作。

潘老师说,最奇妙的是他居然还在洛阳制冷机厂,被安排做过军工方面的任务,画图,出模具,都摸索着来,这些经历,为日后他开发压缩机产品打下了基础,模具技术熟悉了,非常有帮助。

这些时光的碎片,潘老师一点点地讲过去,仿佛又粘成一面镜子,细细碎碎地反射着怀旧的光芒。对于在洛阳下放时期的回忆,潘老师显现出一种超然的怀念,他说,结束下放,离开洛阳,工厂里好多的工人师傅都来送他,依依不舍的,想起来,多年后依然让他感动。

之后,1975年,潘老师调到了当时的商业部设计院,现在叫国内贸易部工程设计院,开始从40、50缸径的活塞式压缩机的开发工作,从设计员做到科长、做到所长,1990年到副院长,1994年任院长。

这段经历,潘老师后来在“走进同济”的活动里,讲给了在场的150名大学生听,学生们不时的笑声里,融进了很多的对那个年代人之际遇的不理解,但是潘老师用他的感悟告诉这些年轻的学子:“我羡慕你们现在的优越条件,人都会遇到专业不对口,或者职业不合适的时候,应该认真、坚持下去。”

历经七年多的努力 主编出版《中国制冷史》

1995年,潘老师开始主管中国制冷学会的工作。中国制冷学会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加强行业技术交流方面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在潘老师担当两任秘书长兼副理事长期间,中国制冷学会在行业上的影响力日渐增强。可当询问这些方面的建树时,潘老师很肯定地摇头,他说,这个不要写,也不采访,这个是学会集体的力量,我个人正好幸运赶上了这个发展时期。

于是,我们更多的话题聊了聊《中国制冷史》的编纂过程,这部书从2000年前就有专家开始提出建议,2000年,先经过中国制冷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研究同意这个建议,并提交学会常务理事会商议。

2001年,学会五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决定,由潘老师牵头,开始组织成立中国制冷史编写委员会,并开始框架的搭建与分工。

随后的七年里,征集素材,整理稿件,开会讨论,串稿,补充,修改,不断地循环进行,潘老师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他说:“这个工作,有着难以想象的困难,有时候大家意见不一致,尤其是一些老的专家发表的意见,更要重视,但也不能不继续这个工作,如果一直纷争的话,这个工作就很难做完的。我们最后本着还史原貌、分块集体定稿的原则开展工作,2006年当第一稿出来时,有很多错误啊,我们分别请各专业委员会开讨论会,在上海、合肥和北京等地召开了五次座谈会,协请相关资深专家对第一稿进行讨论和补正,终于在2007年完成了第二稿。2008年在北京开了第二稿的编写工作委员会会议,再次的讨论、修改、补充、审定,2008年5月《中国制冷史》付梓出版”。

一部史书的成就,一定是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所以在《中国制冷史》这部书的最前面,记录了参与工作的个人和单位,特以鸣谢。而我由衷地钦佩完成这部书七年里的坚持,怎样的心路历程,能坚持把这件事做完?

吴元炜老师说:“潘秋生是我国第一届的制冷专业的毕业生,从业五十年来见证了这个行业的起步、发展,他主编《中国制冷史》,当之无愧。”

后记

《中国制冷史》出版的意义,是毋庸置言的。纷繁复杂的岁月,抽丝剥茧,择取行业点点滴滴的大事小情,在过去网络不发达,资料记录有限的年代,征集、整理、撰写都是及其不容易的事。作为行业组织,中国制冷学会具有的号召能力、机构网络、人员通讯丰富等因素,决定了编纂这部史书成功的基础,离开这些,任何个人都难以独立完成。

在历史的长河中,潘老师恰逢这样的际遇,要承担完成这一重任的使命,完成的如何,结果怎样,行业在瞩目,很多人的目光在瞩目。这是一种莫大的压力,这些潘老师如何看待呢?

其实,这一下午的聊天,我解决了我心存的这些疑虑。当我知道了潘老师个人的职业经历之后,我更多的理解了潘老师这次讲给学生们的题目,为什么他选择了“当你遇到专业不对口,当你遇到职业不合适该怎么办?”这样的报告话题。潘老师自身近50年的工作经历里,执着和认真贯穿始终,无论职业变化如何,身份变动多大,他都是用一种服从,一种认真,实践了自己的执着。

这样,就不难理解《中国制冷史》的成就。我懂了他在2008年5月,书出版之后跟我所说的那一句话:终于,做完了一件事。

感谢潘秋生老师多年来的支持,感谢他给予我的很多启迪,衷心祝潘老师身体健康。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admin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