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板采暖行业自萌芽以来,水、电两种方式便相伴相行,一路走来,共同谱写着中国地板采暖行业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地板采暖进入中国之后,由于中国人习惯了以水为热媒的散热器采暖方式,所以在中国地板采暖行业发展的前10年中,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最先被广大房地产开发商以及设计研究院等这些在行业普及中起关键性作用的部门所最先接受,从而导致了“水地暖”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要远远超过“电地暖”,市场份额也占了绝对优势。但好景不长,“水地暖”的高速发展最终变成了一把双刃剑,国产管材企业以及地暖施工单位之间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行业利润持续下滑,利润空间一度被压缩到一个低得不能再低的地步,“水地暖”的利润空间趋于逐渐空白,这让广大商家们不再热衷于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推广,而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电地暖”身上。
2008年,在中国沉寂了10余年的“电地暖”终于迎来了崛起的时机,整体实力在这短短一年时间内得以迅速提升,中国“电地暖”似乎在一夜之间火了起来,自此中国“电地暖”行业以一个更高的起点开始了新纪元的征程。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出的低碳经济更是一度将“电地暖”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加之节能减排等多项国家利好政策的大力助推,中国“电地暖”事业的发展之路正越来越宽广平坦,电地暖企业们的“钱途”也是越来越光明。
重蹈覆辙还是独辟蹊径?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无论是从“电地暖”从业企业的数量,还是从产品的种类来看,2008年至今,中国“电地暖”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势头看起来也颇为喜人。尤其是最近两年,国内生产发热电缆以及电热膜的企业数量急剧增加,而各个企业的“电地暖”产品更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向前大步迈进。中国电地暖事业的高速发展固然应该得到肯定,但是笔者认为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电地暖”行业的发展,虽然说中国“电地暖”保持着连续几年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是行业现状不容乐观,忧虑尚存。
忧虑一:产品多元化还是鱼龙混杂?
自2008年之后,中国“电地暖”产品便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内“电地暖”市场上流通的产品主要有发热电缆、自控温电热带、碳晶地暖、电热膜、电热布、电热毯、电板、暖芯地板等等,一个又一个新品种的诞生令人眼花缭乱,产品多元化势必会增加消费者选择的机会,但同时也让消费者在购买“电地暖”产品时更加迷惘了。据业内人士透漏,这种高速增长多元化的市场格局隐藏着很多的问题。某些个别厂家的个别产品其实处于研发试验阶段,并不具备成熟的市场经验,甚至有些产品并不具备实用价值。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个别不法商家却大肆地进行概念炒作,将这种本不具备市场准入证的产品大量的投放了市场,本刊呼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电地暖”产品的监管力度。
忧虑二:行业准入门槛低假冒伪劣时有发生
“电地暖”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很多精明的商家们看到了这次机会。
山西运城的李先生就是这股潮流的“受益”者之一。李先生告诉记者,原来他在运城经营国内某知名品牌的发热电缆,他与该品牌已经合作了多年,该品牌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在国内都堪称一流,美中不足就是产品价位相对较高,对于经销商而言利润空间相对较小。后来山东某发热电缆厂家的业务人员找到他,承诺同样规格的发热电缆价位上能优惠0.5元/瓦左右,这对于经常施工的李先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在利益的驱使下,李先生产生了与该厂家合作的念头。于是在去年一个工程中李先生采用了该企业的发热电缆,整个工程下来利润翻了一倍左右,李先生自然高兴,谁知道刚刚进入2009年采暖季,发热电缆就出了问题,电缆运行一段时间后突然不热了,经过检查原来是电缆被烧断。业主三天两头找李先生要求赔偿经济损失,李先生只能与厂家进行交涉,谁知道厂家拒不承认。为了维护自己在当地的良好信誉,李先生只好自掏腰包为业主重新做了一套发热电缆的采暖系统。后来李先生经过调查发现,该厂家原来只是从事普通电缆的生产加工,根本不具备生产发热电缆的技术水平,近两年发现发热电缆市场空间巨大,厂家将原有设备稍加改造,便开始生产发热电缆,由于不懂技术导致出厂的产品质量问题太严重,该企业为了逃避事故经济责任,只好对外宣称自己根本不生产发热电缆。
某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实这种现象在近两年时有发生,由于“电地暖”准入门槛并不是很高,很多其他领域的企业或者个人投身“电地暖”事业,从事发热电缆、电热膜等产品生产,导致了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甚至一些假冒伪劣充斥市场,从而导致了市场比较混乱。这样的市场状况下,产品质量根本没有可靠的保障,再加上质检环节的缺失,“电地暖”产品质量令人堪忧。但这种不规范的运行模式却造就了一大批“质次价低”的“电地暖”产品。在目前尚不成熟的“电地暖”市场上,相对于一些大品牌的产品这些产品反而由于独有的价格优势倍受青睐,挤占了很多优质“电地暖”产品的市场份额。
“这些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小企业很多方面不达标,比如发热电缆的保护层、绝缘芯线应该是最关键的位置,一般不能用硅橡胶等偏软的材料,但国内许多产品都使用这种材料,甚至有些无知的企业以此为卖点。用这种材料生产出来的电缆,2至3年后发热电缆中间的发热芯线会切断保护层,与外面屏蔽层接触,从而使发热电缆产生短路,这样会产生严重质量问题,甚至会引起火灾。”记者电话采访安泽电工副总经理张俊业说。他还告诉记者,安泽电工全面引进了欧美先进的发热电缆的制造工艺和技术设备,开发了适用于建筑物舒适供暖、管道保温防冻、室外融雪化冰发热电缆及相关配套产品,拓展了在畜牧养殖业幼仔采暖方面的应用,完成了安泽智能电地暖系统工程的有关应用技术。智能电地暖系统在发热合金体的选材配比上,TXLP工艺,隐式拼接工艺,单双导发热电缆的空气排出等工艺技术均属国际前列。
而贵州伊斯特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发热电缆使用寿命取决于发热丝与导线的接头连接,目前大多数国产品牌发热电缆采用冷接方法,使用这种发热连接的电缆在长期的运行中,发热丝部分与冷线部分的接触点会因为接触不良而形成较大电阻,从而在接头处产生高温,最终将接头烧坏。而伊斯特在冷热线连接点这项发热电缆最关键的技术中,采用的是国际上先进的“隐式接头焊接技术”,这项技术将发热丝与导线溶为一体,解决了冷热交替而带来的膨胀和接触不良,确保发热电缆的使用寿命。在众多国产品牌当中只有极少数企业具备这项技术,所以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忧虑三:多方势力割据市场差异化显著整体实力尚待提升
中国“电地暖”的多元化,不仅表现为产品类型的多元化,而且在产品生产地也相当多元化。目前中国市场上流通的“电地暖”产品按照生产国家的不同笔者将其分为国产品牌、日韩品牌、欧美品牌三大类。其中国产一线电地暖品牌主要代表企业有安泽电工、贵州伊思特以及狄诺瓦等等,主要以生产发热电缆为主。这些企业往往是国外一些品牌在国内最早的代加工企业,在长期代加工的过程中掌握了产品生产的技术要点,从而开创了族品牌发展之路。日韩品牌的市场主要以东北三省为主,从产品类型来看大部分为电热膜产品,这些产品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产品的市场认可度相对较低,主要代表品牌有韩国大宇。有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水地暖”源于韩国,而中国“电地暖”的渊源最早应该追溯到欧美一些国家。1997年挪威品牌耐克森发热电缆最早进入中国市场,随后丹麦丹佛斯、丹麦狄威等品牌相继在国内设立经销商、代理商,而后来的这部分代理商、经销商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最早从事“电地暖”产品生产的民族品牌企业。另外美国马利、美国凯乐瑞克也是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的美国“电地暖”产品。欧美的这些“电地暖”产品由于在国外已经被证明是相当成熟的产品,所以引入到国内后,以产品相对稳定、技术先进等诸多优点在国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市场认可度相对较好。
目前中国“电地暖”市场上这三股势力都在“各自为政”,过着井水不犯河水的日子,看起来很是和谐,但是市场经济要发展就不能太和谐了,行业要进步就应该有竞争,中国电地暖行业的普及程度还远远没有到各个企业们如此和谐的高度。作为日韩企业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市场的局限性;作为民族品牌,我们应该看一看我们与那些进口品牌的差距在哪?作为欧美企业,难道我们不应该打破“水土不服”的局限性,在中国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吗?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有很多人用一个“乱”字来形容当今中国“电地暖”的行业的现状,甚至有人预言中国“电地暖”必将重蹈PE-Xa管材管覆辙。笔者认为,导致目前“电地暖”市场比较混乱的根源就在于市场上充斥的这些小品牌,这些近两年才刚刚出现的小牌子,由于严重缺失售后服务环节,给市场造成了很大隐患,尤其是作为渠道的经销商,一旦经营这种小品牌的产品,虽然说获得了一时的利益,但就长远来说必然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作为经销商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笔者认为中国“电地暖”企业应该吸取“水地暖”的沉痛教训,不要为了追求一时利益大搞价格战,以至于自毁行业。中国“电地暖”行业需要全体企业的共同经营,打破目前这种一盘散沙的局面,企业们群策群力共同寻找行业的发展之路!
引领未来中国“电地暖”发展的三大关键词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哥本哈根会议以来,中国政府强力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中国采暖行业将成为中国低碳经济最大的践行者之一。目前全国约1/4的煤被用于取暖,烧煤取暖,特别是家用小型锅炉,大部分为直排式的,未对废气进行任何处理。致使每年产生数千万吨的粉尘污染,使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天空一片“昏天黑地”,为此我国政府在几年前就在采暖行业大力提倡“煤改电”政策,“电地暖”相对于以散热器、空调、暖气片为代表的传统供暖方式在环保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环保性,解决了政府提出的“煤改电”问题,成为中国低碳经济的排头兵。
近两年,我国能源政策做出新调整,能源部称将大力发展核电能源,这无疑为中国以电位能源的“电地暖”打了一针强心剂。政府在2007年10月公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确定了中国核电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并有1800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2020年以后续建;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2%提高到届时的4%。预计2020年国家电力装机将达到15亿千瓦以上,按照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的要求,核电装机要达到7500万千瓦以上。中国大力发展核电必将成为中国“电地暖”发展的核心动力。
低碳经济为中国“电地暖”的发展提供了大的经济背景,为其在中国的普及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而我国大力发展核电事业的国家政策为“电地暖”在中国的普及提供了核心动力和根本保障。那么“电地暖”全面在中国采暖市场普及的市场突破口又在哪呢?笔者认为“农村包围城市”是“电地暖”企业获得市场的明智之举。就目前中国“电地暖”的市场的分布情况来看,除了南方各省市外,北方采用“电地暖”方式采暖的地区大部分为集体供暖或者燃气管道的缺失区,而我国广大农村自建国以来就从未采用过集体供暖,大部采用燃煤炉独立供暖,而近两年由于煤价飞涨,导致一个采暖季的燃煤费用与采用“电地暖”的费用相差无几,且“电地暖”清洁环保,具有明显的优势。
另外,继“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之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新推“建材下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所以说广大农村市场,必然成为中国最大的采暖需求市场,哪个“电地暖”企业把握这次机会就相当于把握了未来,而“水地暖”与“电地暖”的博弈,甚至是地板采暖行业与散热器行业的博弈也必将在此上演。
目前,“电地暖“的优势已经在国内初步显现出来,今年乌鲁木齐电业局已经出台相关措施,确保年内新增30万平方米电采暖项目,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笔者认为,低碳、核电、农村必将成为未来拉动中国“电地暖”事业全面发展的三大关键词,我们也相信,以低碳为大经济背景,以核电为核心动力,以广大农村为主要市场突破口的中国“电地暖”必将迎来高度普及与发展的一个崭新纪元。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