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文章 » 正文

GDP增速由降转升的背后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新华社“新华视点” 2009-07-27 14:51:45

   在世界经济仍未见底的不利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明显回升,动力来自何处?还存在哪些问题?企业和居民的状况如何?未来应采取怎样的政策取向?权威人士对此进行了解析。

   “现在可以说,中国经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持续下行压力得到遏制,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状态,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成效明显。”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接受“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时明确判断。

   上半年,中国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翻番,铺设了5000多公里铁轨。以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资为代表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成为保增长的首要驱动力量。中国经济同比增速连续7个季度回落的下行线,在今年二季度出现转折。

   在出口下滑超过20%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速的转降为升,动力来自何处?投资和消费数据是无声的回答。

   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到了33.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

   以汽车消费为代表的消费也成为保增长的重要支柱。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了3.7个百分点。

   “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能够有力稳定住企稳回升的态势,可以实现全年‘保八’目标。”姚景源说,当前不能松劲,不可盲目乐观,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把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稳定住。

   经济增速转降为升振奋人心,然而外需依然低迷不振,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国内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这使得作为经济细胞的企业,生产经营仍然比较困难。

   今年上半年中国遭遇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起各类“贸易救济调查”举措,涉及金额达82.67亿美元。

   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外需依然不足,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困难。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认为,上半年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些好转的迹象,但基本面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1998年,中国的出口还是增长了0.5%。今年上半年超过20%的出口负增长,严峻形势前所未有,这使得中国经济长期积累的产能过剩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从而造成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就业压力增大。

   在外需缩减、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依然处在比较困难的局面。统计显示,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了22.9%。

   姚景源指出,尽管内需增长较快,但尚未完全抵消外需的下降,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上半年的工业增速虽然有所反弹,但也只有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困难还是很大的。要看到成绩坚定信心,也不可盲目乐观。

   从经济回升格局来看,也存在不平衡。政府投资一马当先,但民间投资的跟进、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怎样在经济回升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内在动力,是事关未来中国经济走向的关键问题。

   收入在增加,物价在下跌,就业有积极苗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在经济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民生仍然得到改善,但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现象仍然突出。

   数据显示,我国消费品价格继续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回升。对此,陕西中部小什村农民张鹏的感受是:“冰箱、电视价格便宜了,国家还有补贴。白糖、盐都涨价了,菜也挺贵的,猪肉最近价格慢慢涨起来了。”

   对于今后的价格变化,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说,首先应看到价格仍在下降的事实,其次不能忽视未来上涨的因素,同时要注意工业品出厂价已连续3个月环比上涨。“要更多关注,冷静观察,抓住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

   当前,内需仍然没有完全弥补外需的缩减,经济增长明显依赖投资。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速尽管高于8%,但在GDP中占比依然偏低。“要从根本上调整内需和外需的关系,需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长期以来,国民收入分配向财政和企业倾斜,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制约了消费的增长。”姚景源说。

   随着增速的回升,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结构调整使增长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并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我们要真的把这场危机当作切切实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契机。这样我们就不会白挨这场危机,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迎来新的飞跃。”姚景源说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Cixaoks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