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状 (1) 基本情况 1999年,全行业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近600家,合资企业130余家(外方独资10家,外方控股67家,中方控股54家),这些企业大多数分布在沿海城市。职工总数1230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050人。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当年价)487.9亿元,同比增长6.8%,销售产值459.26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税金17.72亿元,利润总额23.76亿元。完成出口45.89亿元。(上述统计根据协会汇总,含部分家用空调)。 “九五”计划主要经济指标及重点产品产量都有较大超额,成为通用类产品发展最快的行业。 (2) 技术发展与技术进步 a. 产品水平:在重点产品中约有30%达到国际九十年初期水平,其中有部分产品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约有60%的产品处于国际八十年代水平。有5—10%的产品需要更新换代或淘汰。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主要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产品品种等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生产集中度较高的房间空调器产品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b.新产品开发: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企业对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越来越重视,应用高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新产品开发速度,而且开发的新产品中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越来越多。 近年来开发的风冷热泵机组、蓄冷空调设备、高效传热技术及器件、特殊空调、谷物冷却设备、变频空调等均为市场畅销,受用户欢迎的产品。 c.质量管理:加强标准化工作,已有80%以上产品有标准可依,而且现行的标准中有80%以上采用或参照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为了推进行业产品质量与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了优质产品的推荐活动,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与欢迎。大型企业已有50%以上取得ISO9000体系认证,部分企业贯标工作已向更深层次发展,有的计划通过ISO10012计量检测体系认证,欧共体CE安全认证、美国UL安全认证、法雷奥公司UALEO1000体系评审等,为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 (3) 综上所述,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总体形势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几点: a.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较早,动作较快; b.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较快; c. 近10年增长速度较快,开发市场的力度较大; d. 已形成较完整的开发、生产、营销及技术服务实用的体系; e. 形成了大中小设备俱全,品种规格齐备的产品体系,产品产量、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提高较快; f. 部分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2、差距 (1) 尚有70%左右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在技术、质量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a. 产品可靠性; b. 自动控制水平; c. 配套能力; d. 产品开发能力; e. 试验研究手段; f. 产品技术含量; g. 工艺手段; h. 检测手段; i. 基础理论研究。 (2) 大部分产品示能形成经济规模 a. 仍存在小批作坊式生产的现象,小型企业尤甚; b. 有的企业已具备了形成经济规模的生产硬件条件,但由于质量不过关,技术水平低而不能批量投产; c. 开启式螺杆压缩机生产过剩,不能积极主动向半封闭式或全封闭螺杆压缩机转向,使半封闭螺杆压缩机大量进口(约为国产同类机型的2倍左右)。 (3)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不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a. 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素质不高,具有明显的断层; b. 管理人员素质低,仍有不少人是凭老经验在指挥生产,缺乏经过严格培训的工商管理人员; c. 技术工人缺少专业培训,不具备操作先进设备的能力与水平; d. 市场开发人员素质差,售后服务人员技术水平低等。 (4) 远未形成规范的市场氛围,无序竞争激烈 a. 盲目降价,向采购人员提供灰色收入; b. 不真实、不科学的宣传活动; c. 行业内企业间存在的内抗,内耗严重。 (5) 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差距 a. 产品结构方面:行业内重点、骨干企业的新产品产值率仅达到30%左右,能超过50%的企业很少;一般中小企业的新产品产值率更低下,有的几乎为0。有的产品已生产30多年,这期间毫无变化,没有任何改进。部分乡镇企业是吃大企业淘汰的产品,技术更加落后,如开启式小型活塞制冷压缩机仍有一些小厂在生产就是一例。 b. 在组织结构方面:仅房间空调器、冰箱等消费领域产品生产集中度较高;其余产品集中度不高,而且分散重复现象较严重,如100系列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有近20家企业生产,而生产批量都不大,都不能形成规模。 企业中尚未形成一批占有市场较大份额、代表行业水平、肯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缺少产品有特点并按经济规模组织生产的配套厂。 一般企业中“大而全,小而全”状况依然存在,而且有的企业还很严重。 重复设厂现象很普遍,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为例,目前我国这个产品生产能力已达到10000台/年,而目前市场销量仅为2500—3000台/年,严重过剩。国内曾先后建了60—70家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生产厂,近几年先后停产和基本无订货的企业就有40余家,每年可售出20—30台约有20家,而长沙远大、江苏双良、大连三洋和一冷开利为市场主导品牌,达全部市场容量的80%左右。 生产企业过于发散。众多小厂产品水平不高,开发能力低下,产品单一,无竞争能力,市场销有波动就可能影响这些企业的生存。 专业化协作渠道不建全不通畅,标准化程度差。 c.形成上述差距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a) 市场观念薄弱,有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因循守旧,缺乏市场观念与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所以难以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b) 机制转换滞后于市场的发展。不少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责权利不清也不一致,没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于是使抗风险能力很弱。 国有企业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企业负担过重,背着债务多、人员多的两大包袱上市场,使企业失去了活力和竞争力。 (c) 缺乏一大批精通工商管理的人才,不少企业的经营者仍凭计划经济时期的老经验去指挥企业经济活动,与时代的前进步伐合不上拍,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