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 » 正文

秦玉鸣:2016中国冷链物流企业发展趋势

2016-02-26 09:26:26
    2015年中国的冷链物流行业风起云涌热闹非凡,生鲜电商、餐饮外卖、生鲜O2O快速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开始并购、融资、三板上市,第四方物流和平台型企业异军突起,面对这些变化中国冷链物流企业该如何应对?冷链行业又将有哪些发展趋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结合冷链委在国内及全球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实地考察经验,与大家分享。

    第一,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人才的培养及梯队的建设是目前冷链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国内企业调研,发现我国冷链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缺乏。调研中经常看到有很多老板年龄很大却还在一线忙碌,吃饭时还在电话调度,投标时做不出漂亮的PPT...对比普货物流的德邦,它的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则十分完善,被称为零担和产品物流行业的黄埔军校,这也是德邦能在短短几年内能将营业额从几亿做到上百亿的基础。未来,企业一定要把人才提升到企业第一战略,冷链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这方面招商美冷的管培生就做的非常好。在加快内部培训机制的建立的同时,也建议让高管多到国外借鉴学习。

    第二,加大技术方面投入。未来的物流公司可能是IT公司,技术一定很强。众所周知的顺丰,内部技术团队超过三千人。这两年涌现的车货匹配平台很多,今后一定会进入冷链这个行业。外卖配送企业美食送就是一家技术很强的企业。现在所有冷链需求和资源都是碎片化的,导致企业的冷链效率很低,成本很高,这些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撑。未来全程可视化的温控物流服务会成为基本服务。

    第三,借助资本的力量。2016年一定要学会拥抱资本,我们看到很多行业外互联网平台完全依靠资本就能快速占领新的行业,比如打车软件、餐饮外卖等,用资本维度弥补时间维度,要么并购别人、要么被别人并购,资本的杠杆作用不容忽视。2015年冷链行业的投融资和并购的案例已经很多,比如海航、小田、中冷通过新三板走向走向资本市场,相信这个行业的资本热潮已经来了。

    第四,拥抱移动互联网。有这样一组数据和结论,如果一家公司有30%的业务跟互联网相关,说明这家公司还是一个正常增长的公司,如果这家公司有50%的业务跟互联网电商相关,说明这家公司是一家快速增长的公司。所以生鲜电商、餐饮外卖、零售O2O也好,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冷链行业,互联网正在改变产品的销售模式,我们的企业家就要学会拥抱他们,看看冷链这个链条上哪方面与他们合作,找好自己的定位,市场机会的出现正等待别人捕捉。

    第五,深度冷链网络的构建。物流的核心价值在于网络,单点发展将来必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冷链物流网络分为一张天网(大数据信息化网络),四张地网(干线网络、冷库网、区域+城配网、宅配网)。拥有任何一个网络都将十分有价值。冷链食品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如果没有完善的冷链物流高速公路,冷链食品卖不到更远的地方,直接影响销售。比如一家物流企业在山东省建立了一个无缝覆盖的冷链网络,那么很容易孵化一个食品贸易公司。网络的深度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这在2015年得到了得到充分体现。现在BAT已经布局农村,网络深度化的发展是所有冷链企业一定考虑的。

    第六,资源平台共享化。我们已经从免费经济时代走到了是共享经济时代,信息越来越透明,成本越来越透明,冷链物流企业规模小、比较分散,将来会有第四方的物流平台来整合现在行业内的各种资源。冷链这个行业资源到底缺还是不缺,无论是仓储还是运力的供给,所以说整合碎片化资源是行业发展方向,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在尝试做资源的整合平台。未来会有全国性的冷库资源平台和运力池,模式有轻资产和重资产,有平台公司,有运营公司,也有冷链资产的管理公司。

    第七,服务的深度化。现在的物流企业还停留在最简单的运输、配送、仓储、装卸、分拣环节,然而上下游企业对于物流公司寄予了更高期望,希望物流企业可以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提供全方位深层次一站式的服务。未来冷链物流企业的挑战即在此,调研中我听到很多企业抱怨,年轻的小伙子轻松夺走了他们辛辛苦苦跑出来的冷链业务,为什么会这样?企业对于整个产品认识的深度,对整个产品运营的认识深度,决定了物流企业的发展高度和速度,物流行业最终还是服务行业。

    第八,供应链化。供应链化是未来冷链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未来行业的龙头企业一定是做供应链的,包括采购、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配套与融合,全球领先的冷链企业同样要走向供应链化。近两年围绕餐饮酒店出现的食材B2B平台比较多,其实都是在做供应链,包括现在所有的生鲜电商、餐饮外卖等最终会走向闭环,也是一家供应链企业。

    总之,要始终领先半步,才能不被超越,才能不断引领行业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pppp1221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