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绿色城市的细胞,绿色建筑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针对如何从绿色建筑到绿色城市的相关话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近日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 :走可持续城市发展道路即绿色城市道路过程中,绿色建筑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李迅:绿色建筑是绿色城市的细胞、组成单元,绿色城市由绿色建筑组成,但又不只是绿色建筑,还包括绿色能源,绿色交通,水和资源也必须是绿色的、可再生的、循环的,以及自然的生态格局,包括绿色照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也是绿色的组成部分,多用信息,就可以少用能源。走好绿色城市这一步,绿色建筑扮演着重要角色,毕竟人要居住在建筑里面,人的休息也大多数是在建筑里面进行。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市,其实就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建设高峰期,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促使建材业、建造业飞速发展,由此造成的能源消耗已占到我国总的商品能耗20%~30%,占到产业能耗的50%。目前,建筑能耗仍呈上升趋势,所以发展绿色建筑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 :发展绿色建筑的困难在哪里?
李迅:发展绿色建筑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第一,困难不在技术在理念。新能源、绿色交通等技术都可以克服,理念却难以改变。第二,绿色标准模糊不清。至今,中国的绿色标准还不全面,什么是真的绿色,全世界都没有说清楚这个事情,只知道要保护地球,节约资源。第三,行为。行为节能比技术节能更重要,比如随手关灯、关空调等行为,能更好地节能。
记者 :发展绿色建筑,制定相关标准是很重要一环。中国的绿色建筑标准现状如何?与国际上的差距在哪里?
李迅:中国的绿色建筑有自己的标识,一星、二星、三星等绿色建筑标识。同时,中国的绿色建筑有自己的组织,2008年成立了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该组织已经连续举办了10届国际绿色建筑与节能大会。
在2006年版基础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新版本最近刚刚完成修订,将于明年实施。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绿色建筑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已经制定一个绿色建筑的发展行动计划,它的目标体系、政策体系、技术体系、示范体系,都已经建立起来,中国绿色建筑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这是中国模式的一个特点,中国是政府自上而下地主导绿色建筑发展,即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而国外主要是靠市场的力量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绿色建筑标准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国外的绿色城市目标更高,已经出现了零碳建筑、零能耗建筑。
记者:如何发展绿色建筑,以便更好地推进绿色城市进程?
李迅:我国的绿色建筑已经进入到快速、规模化发展阶段。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评出1416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总的建筑面积已经达到了1.6亿平方米。计划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关于绿色建筑的总体目标,国家提出了十大任务:第一,新建建筑节能改造;第二,大力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第三,开展城镇供热系统的改造;第四,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第五,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第六,加强绿色建筑的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第七,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第八,推动建筑的工业化,也叫装配化;第九,严格建筑拆除管理程序;第十,推进建筑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相关部门提出,新产生的建筑垃圾要100%再生利用。另外,为推动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国家提出要建100个新区域,按照绿色生态城区的规模、标准,两年建200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从2014年起,政府部门投资的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单体建筑,都要建成绿色建筑;到2015年底,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新建建筑50%以上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要从单体向区域发展,从城市向村镇发展,从产品向产业化发展。
绿色建筑的推进不仅涉及新建建筑,更要关注既有建筑改造。
美国就非常重视既有建筑的改造,纽约市去年宣布,对该市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每一栋建筑的能耗都在互联网上公布,每家每户都能看到自己的能耗情况,督促家庭降低能耗。还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机制的办法,进行节能改造,家庭和市政府都不需额外出资,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节能改造。
吸取美国的经验,中国也将进行既有建筑改造。实现北方采暖地区的居住供热改造4亿平方米,居住建筑完成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40万套。
记者:纵观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绿色城市的难度在哪里?发展绿色城市的路径是什么?
李迅:在中国走绿色城市道路,需要构建绿色城市的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和市场体系,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中国的快速城镇化还需走25年,现在的城镇化已达到50%,要达到70%的目标,按照每年1%的速度、每年15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还需要20年时间。目前,中国农村还有3亿农民要进城,绿色、低碳、生态,既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所有人为之努力。
中国的城市转型发展也是必然的,要从过去高能耗、高污染的褐色工业文明转向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生态文明,从过去英美的线性发展模式,走向循环的、生态的发展之路。城乡的空间要从过去粗放、无序、非均衡、蔓延式发展,走向集约、有序、均衡、紧凑的发展模式。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