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 吴贵辉 (在南非德班的讲话)
很高兴在德班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参与“中国角”活动,出席“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在全球与中国发展趋势的展望”研讨会,向大家介绍中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关情况,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资源、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酷暑、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影响日益显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也是世界各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 中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情况
――中国能源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在能源发展上,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合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在能源政策上,中国政府规定,新建燃煤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脱硝设施,现役燃煤机组必须安装脱硫设施,不能稳定达标的要进行更新改造,装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加装脱硝设施。要深化能源价格改革,按照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完善能源价格机制。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理顺煤电油气价格关系,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对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严格落实脱硫电价,研究制定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电价政策。将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计征办法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并适当提高税负水平。
在电网运行管理上,要改革发电调度方式,电网企业要按照节能减排、经济高效的原则,优先调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余热余压、煤层气、填埋气、煤矸石、垃圾和节能、环保、高效火电机组等发电上网。
――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构成。改革开放32年来,中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9.9%的发展。能源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保障了13亿人口的能源需求。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9.9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生产总量的17.3%。其中,原煤占76.8%,原油占9.6%,天然气占4.3%,水电、核电、风电占9.3%。非化石能源的生产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构成。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占70.9%,原油占16.5%,天然气占4.3%,水电、核电、风电占8.3%。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4.8%。
――中国清洁能源消费快速增长。2010年天然气消费量为 1081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4.3%。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迅速发展,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25亿千瓦,位居全球第一;建成核电机组1081万千瓦,在建规模达到3097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一;风电装机连年翻番增长,并网装机达到31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达6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约1.68亿平方米,居世界第一;生物质发电和垃圾发电装机约55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40亿立方米。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结构更加多元、清洁,能源供应更加高效、安全。
――中国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成绩显著。中国能源工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工作积极有效。“十一五”期间,中国对煤炭工业进行优化调整和重组,累计关闭小煤矿9500多处,淘汰落后产能5.3亿吨;对电力工业实行“上大压小”政策,关停小火电机组7600多万千瓦,2010年火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为333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了37克/千瓦时。烟气脱硫机组占燃煤火电总装机容量的86%,单位电量二氧化硫排放比2005年减少了50%。“十一五”期间,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1%,五年少消耗能源6.3亿吨标准煤。
――中国能源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中国能源产业按照建立创新国家的要求,积极推进能源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60%以上;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煤炭清洁转化利用技术进步加快。一批煤制燃料、煤制烯烃等示范项目建成投运。百万吨煤制油项目运行正常稳定,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复杂油气区块勘探开发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长距离天然气管道技术日臻成熟。具备了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能力。三峡水电站实现了175米高水位安全运行。1.5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制造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太阳能电池产量占世界50%。特高压等先进输电技术研发应用居世界领先水平。智能电网试点示范工作积极开展。
――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国际对比。2010年,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2.43吨标准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美国的23.6%,OECD国家的38.7%。人均用电量3200千瓦时,人均油耗仅为0.29吨,分别是美国的1/4和1/10,人均用能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今后一个时期,改善人民生活用能条件,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仍将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 中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主要压力和挑战
一是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世界新的发展理念、增长模式,必须主动适应,积极应对。
二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的任务很重。中国能源以煤为主,能源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的压力增大。能源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三是推进能源技术进步与创新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石油天然气价格的变化、碳捕集封存技术发展、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及政策走向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遇到的并网技术问题,水电发展引发的移民、环保问题等,油气深层开发面临的环境安全问题,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核电发展对核电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来实现。
四是能源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GDP不到世界总量的10%,能源消费约占世界总量的19%,而;GDP仅为美国的37%,能源消费量与美国基本相当;GDP与日本相当,但能源消费量是日本的4.7倍,提高能效任务重、压力大。
五是中国农村能源供应状况亟待改善。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薄弱的地区,大多数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目前,全国还有约500万人没有电力供应,许多农村地区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秆、薪柴等直接燃烧的传统低效生物质能源。与城市相比农村能源普遍服务水平仍有差距。
三、中国“十二五”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领域
今年初,中国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在能源方面,未来五年低碳绿色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领域有五个方面:
一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1.4%的目标。水电装机增加20%,并网风电规模增加2倍,太阳能发电装机翻3番,生物质发电装机翻一番,沼气利用、太阳能热利用、生物燃料均有较大发展。促进天然气快速发展和分布式利用,适应全球能源产业变革趋势,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水平。
二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保障能源供应和安全。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把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地方政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加大考核和监督力度。建立能源消费总量预警预测机制,对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的地区及时预警调控。切实改变敞开口子供应能源、无节制使用能源的现象。通过这些措施和要求,将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年均增长水平控制在合理较低水平,以较低能源消费和增长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三是建设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推动能源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能源产业,提高能源产业竞争力。依靠无限的科技创新潜力,化解有限的能源资源约束。重点培育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节能环保和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开发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技术,加大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试验示范项目的步伐,大力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发展热电联产,实施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工程,发展智能电网和特高压输电技术,积极推进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技术进步,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有效推进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实现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的转变。
四是加快农村能源发展,提高农村能源普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新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到2015年建成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和1万个新能源示范村;继续农村电网改造与完善化,全面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推动城乡能源一体化建设,提高普遍服务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生产生活用能需要。
五是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坚持互利共赢、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积极开展能源国际合作,坚持“走出去”战略,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能源资源,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理念、经验和方法、技术和管理、政策和法规、服务和创新等,提高我们共同应对资源约束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努力保障能源安全,促进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