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老的房子能耗应该越高,越新的建筑能耗应该越低。这几乎是人所共识。但事实是,采用了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建筑,能耗反而高上去很多。对于这种现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表示,这是因为与建筑节能有关的设计、施工、运行阶段缺少集成化的管理,因此建筑的能耗没有真正降下来。而改变这种状态的办法,就是在集成化管理的思路下,用指标、用数据去衡量。 记者:您认为衡量建筑节能的指标是什么? 江亿:是数据。衡量一栋建筑是否节能不是因为它用了多少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而是数据。因为一些应用了太阳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就标榜自己是节能建筑、低能耗建筑,甚至零能耗建筑,其实能耗并不低。根据以往跟踪的一些节能建筑的能耗情况来看,有的公共建筑的用电量达到了65千瓦时/平方米·年,甚至98千瓦时/平方米·年,远远高于100年前建造的清华大学清华学堂34千瓦时/平方米·年的水平。可以看出,将诸多技术集于一身并未真正降低建筑能耗。 记者: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江亿: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建筑设计方案本身不合理、设计意图未得到落实、系统调试不合格、运行管理方法不科学等。而大量诊断案例表明设计的先天不足是建筑不节能运行、不舒适运行的根源,已占到不节能的各类问题所占比重的35%。以北京某完全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政府机关办公楼为例,它也采用了多项节能措施,但经过能耗审查,发现其空调年电耗为70千瓦时/平方米,是其他被测建筑的3~4倍。主要原因是空调系统结构形式不合理、运行调节策略不当,导致冷机、水泵、风机等没有工作在最佳工况点。而类似的问题还很多,几乎是普遍现象。 记者:怎样才能规避上述问题成为普遍现象呢? 江亿:设计阶段是建筑节能的首要环节,应落实集成化的设计方法,最大程度避免设计方案的不合理,并就各阶段之间相互脱节的问题,应落实建筑节能全过程管理方法。同时,要确立基于“用能数据”的全过程节能管理。 记者:用能数据”的全过程节能管理具体是指什么,这一方法能否有效? 江亿:“用能数据”的全过程节能管理是指确定建筑合理用能数据用以约束设计、施工、运行等阶段。各个阶段均应以检查是否满足建筑能耗指标为整体的要求,从而将节能管理贯穿于全过程之中。 比如,在建筑立项时建筑具体设计还未明确,因此不必具体落实在项目中将使用哪些具体的节能技术。项目业主参与制定建筑全过程定量节能管理的能源数据,如暖通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耗电量指标。指标确立后,在方案招投标时,建筑规划用能量就成为了招投标的标的,项目投标方在标书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论证材料,证明项目如何能够达到规划用能量的要求。项目评标方通过组织专家的形式,对论证材料进行评审。而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各设计专业通过计算的方法,将规划的用能量通过具体的系统方案和设备选择落实。通过施工图设计,确定各设备的容量及具体性能参数。在设备招投标阶段,设计选择的设备具体性能成为设备招投标的标的。各设备投标方根据标的提出的性能要求提供相应设备。由此,可准确地选购符合这一建筑需求的技术和产品。 同样,在施工验收中,上述用能指标又可以转换成为对设备和子系统运行参数的控制。于是通过几个标准工况的实验就可以确定设备和子系统是否符合节能要求。每个子系统都能满足要求时,预定的整个建筑的能耗指标就应该能够实现。 在建筑投入正常运行后,这个“用能指标”就成为监测建筑是否正常运行的标尺。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