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灵空调市场总监郑斌先生 记者:特灵进入中国以来有一系列的扩建计划,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现在的状况是如何的? 郑斌:特灵进入中国市场已超过十年。其间迎来了:2004年特灵亚太区研发中心在上海创立;2005年特灵度过了10周年庆典;同年10月特灵在广东中山的中国又一大型生产基地投入生产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的事件。 另外,2006年占地10多万平方米,有着10年历史的特灵空调太仓生产基地将着手扩建,计划整体迁移到距老工厂3公里外的太仓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址。新厂的整体规模会比现在大一倍以上。在太仓新工厂内将规划建设一个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研发基地,它将成为上海亚太区研发中心的具体载体。太仓新工厂预计在明年年底投入使用。 记者:特灵这么大动作的扩建投入必然是对市场给予巨大信心而采取的,那么产品市场盈收及重点是什么状况?又是如何定位的? 郑斌:从销售方面讲,特灵05年的全球销售已经突破60亿美金。从销售增量上讲,中国市场占有很大比例。在2005年,受到宏观调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特灵的产品销售增速放缓。而今年特灵对市场比较看好,预计中国区销售额将超过20亿人民币,主机占有率也将大幅度提高。 产品方面,我们将侧重发展空调节能系统。特灵希望向客户传达一个概念,那就是特灵不仅仅是一个提供产品的公司,还是一个提供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的公司。可以说,目前特灵的控制系统在行业内具有强大的领先优势,特灵同时也是全球最早把微电脑控制器应用在空调里的企业。我们将结合产品优势和系统控制优势,成为国内领先的系统供应商,同时也避开单纯的、无谓的价格战竞争。 记者:目前,中国正在致力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节能意识正逐渐渗透于社会的每个领域,非电新能源已经成为所有空调厂家的主打“牌”,作为“电老虎”空调的生产厂家的特灵是如何看待空调节能性的需求状况和市场状况? 郑斌:大家都在说电力紧张,用电就变成了浪费能源的代名词,但实际上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一样存在紧缺的问题。就拿中海油收购尤尼科案例来说,看重的就是其天然气资源;中石油跟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谈资源合作,也考虑到他们拥有的天然气资源,但目前来说还没有定论。东部地区的某些燃气、火电电厂投产后,在夏季用电高峰时发电机组并不能满载发电,原因也是因为天然气和煤炭的短缺。所以说能源短缺不仅仅是用电短缺而是整个资源形态的短缺。有的空调厂家会将其机组在某一个运行点上的节能能力放大进行宣传,但并不符合机组和系统在全年的实际运行状况。评判标准无法统一,各商家的夸大宣传将使目前空调节能的概念混乱,以至于终端用户被误导。 我们认为,对空调企业而言,对产品选择的评估,关键还要看上游资源的长期供应情况。随着各类发电设施的大力发展,电力供应会出现一个高峰,可以预测,在今后几年,电力供应紧张会趋缓,甚至说不定有一天还会鼓励用电。当然从长期来说还是要节约用电,节约能源。 特灵的强项是电制冷技术。我们认为生产节能产品是未来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致力于最高能效的产品的研发,空调系统中的水泵、冷却塔都需要节能设计,让整个水系统做到节能也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企业负责任地向客户推荐其最合适的产品,为客户量身订做节能系统解决方案。 作为企业我们还通过社会活动推广节能理念。在节能方面特灵与建设部有广泛深入的合作,大力支持由建设部创办的绿色建筑节能创新奖,并积极配合建设部在节能环保领域内的各项活动,参与高校研究生培养计划,目的正是为中国节能的社会化教育做贡献。 记者:空调行业整体处于一个价格战的阶段,各大空调厂家努力压价以达到销售的目的,这个时候特灵反其道而行提价销售难道不怕市场反噬?是什么支持特灵的价格行为? 郑斌:那就是有效的节能能力可以让客户与我们形成双赢。说到底还是产品质量、节能能力决定价格体系。我们公司的做法更具有实用性——我们给客户提供的系统解决方案可以让客户了解到我们的方案节省了多少开支,然后通过实际测量累计后与我们共同分享。在实际操作中,客户能够感受到节省下来的费用比我们的承诺还要高很多,非常满意与我们分享这一成果,真正形成双赢的业务模式。 空调系统要做到节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应用的过程,这不是单靠工厂的研发就能够解决的。中国建设部表示,中国有90%以上的建筑有很大的节能潜力,这些建筑怎样做到节能?通常外墙保温、门窗设计等等,很容易被一般人所理解和认知。而空调系统是变化的、灵活的系统,只有资深的专业人士才能提供一个适合的方案。特灵会通过专业的销售技术团队,灵活地满足客户要求。我们给出的节能承诺很保守,在实施过程中能够节省的水平远高于最初的承诺。实现双赢是我们的目标。 整体上讲,客户的节能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前些年我们宣传空调的节能性,客户很少会有兴趣,而现在很多客户主动关心起节能,发自内心地对能效提出要求,尤其是发达省市的客户。所以,特灵的节能产品虽然较贵,但在上海、浙江和江苏的销量很好,这也给我们的长期销售策略制定带来很大的信心。 空调节能不应该仅仅是业内人士关注度的提升,我们希望更多的大众经济媒体,外部媒体等人士来关注空调以及空调系统的节能。统一的衡量标准及大众认知度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记者:特灵并不是年年参展,你是如何看待参展的?这次展会的展馆是历届最大的,参观人群反而较少,您是如何看待这次展会的? 郑斌:特灵在几年前参加过制冷展,今年重返制冷展览馆。我们认为制冷展更多的是新品牌的舞台,很大程度上是业内人士相互交流和借鉴的盛会。特灵的参展态度是重在参与。 今年的展馆很大。从新品上看,鲜有真正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空调是一个传统行业,最近一两年没有实现什么突破。即使有新品出现,真正的实用价值也需要验证。 对这次展会的效果我们还是满意的,我们在展会同期举行了以节能环保技术为主题的研讨会。参与特灵研讨会的客户现场出现人员爆满的情况.这也说明了市场对特灵的关注,让我们充满信心。 记者:未来特灵在产品销售领域上会有怎样的拓展? 郑斌:今后特灵将致力于提高产品价值,深入参与酒店、超市及工业项目等细分行业,并全力为各行业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系统的服务。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整个行业能够真正的开始关注节能,行业的衡量标准早日完善。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