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开启建筑产能新时代: 中国建研院光电示范建筑正式落成

2021-12-14 16:23:49
    2021年12月15日,中国建研院光电示范建筑正式落成。该建筑是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建筑由用能迈向产能的创新实践。

360截图16331124106142125
 
    当日,中国建研院光电建筑技术研讨会同期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齐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建筑节能处处长林岚岚,北京市住建委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处处长薛军,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倪江波,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宝山,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有为,中国建筑集团原总工程师毛志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首席研究员刘幼农,中国建研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俊,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许杰峰,环能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徐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建平及中国绿发集团、中海集团、日出东方、高力特、格力电器、龙焱科技、中创碳投、四季沐歌、中建三局等合作企业的相关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许杰峰总经理主持。

360截图16520822918683
 
    王俊董事长对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他表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是整个建筑业的责任,也是中国建研院的职责与使命。中国建研院作为我国最早开展建筑节能、绿色、低碳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从我国首座近零能耗建筑开始、到完成全尺寸未来建筑实验室,再到光电示范建筑的落成,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性科技成果,为我国建筑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60截图16790520295333
 
    齐骥会长对光电建筑正式落成表示祝贺,指出建筑绿色化、低碳化不仅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是国家宏观战略对建筑业提出的新要求,建筑节能作为绿色建造的重要方面,未来要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光伏技术应用。中国建研院作为全国建筑领域科技研发的领头羊,率先完成了光电示范建筑,未来希望中国建研院在绿色建筑、绿色建造技术等方面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360截图16610717688065
    光电示范建筑项目负责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徐伟董事长对光电示范建筑的设计与技术路径进行了讲解。他指出该示范建筑是基于建筑节能和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实现净零能耗、净零碳排放与产能目标的建筑能源系统综合实验平台,突显建筑光伏新融合,领引零碳技术新方向,是建筑由用能迈向产能的创新实践。
360截图163202157984128
    修龙理事长、倪江波副会长、李宝山副理事长、王有为主任等领导分别致辞,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也通过贺电的形式表示对光电示范建筑的落成表示祝贺,希望今后中国建研院在对推动建筑行业能源革命,实现简约低碳,实现多种可再生能源高效、有机结合,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出更多、更大贡献,由引领到带动,再到驱动行业发展。
360截图16831112215732
 360截图16480308545780
360截图165712266868100

    中国建研院将始终以促进我国建设事业科技进步为己任,聚焦建筑行业科技创新,不断探索建筑技术新方向,为推动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360截图1641011292128116
    中国建研院光电示范建筑介绍:

    展望未来,更高节能性能、更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是建筑领域迈向零碳的必然选择。中国建研院光电示范建筑是基于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多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打造的集科研、展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综合实验平台,是建筑零碳技术的创新实践。

    示范建筑为既有办公建筑,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以建筑与光伏深度融合、净零能耗、净零碳排放为目标,从传承历史文化、展现现代绿色技术的设计理念出发,将建筑与光伏有机融合,开展多类型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综合实验,探索光储直柔新技术,示范太阳能零碳建筑技术路径。

    示范建筑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235kWp(1500m2),设置不同朝向、不同立面光伏发电系统,开展晶硅与薄膜组件发电性能对比实验、不同朝向、安装倾角下光伏和建筑结合的发电性能、大气自然降尘降水条件下发电性能等研究。建成光储直柔示范区,集成光伏发电、储能蓄电、直流供电、柔性用电,实现光伏产能优先本地消纳,多余产能为周边建筑和电动汽车灵活供电,提高供用电协调性及光伏减碳贡献率。预计建成后示范建筑可实现单位建筑面积年产能量67千瓦时,净产能量可达20%,在同类建筑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净零能耗和净零碳排放,引领建筑从用能迈向产能,助力城市绿色低碳新发展。
360截图16470418301932

360截图16370619534789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pppp1221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关键词阅读: 通风设备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