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冷冻年度的国内空调市场临近收官,5月份和6月份呈现出的高增长行情并没有在7月份得到很好的延续,即便是往后两周市场有所起色,也难以改变2020年度内销市场下滑的整体格局,由此也使得中国空调市场首次出现连续两个年度出货量下滑的状况。 过去一年中国内市场突发性变量较多,除了新冠疫情外,今年华东、华中、西南等地的洪涝灾害也给空调行业形成了冲击,华北市场也不理想,至今还没有出现适合空调产品产销的持续型高温气候。除了整体需求不尽如人意之外,还有一些内生变量更会给身处其中的厂商在短期内产生生存发展的压力,高成本、高库存和低价格就是横亘在所有空调厂商面前的三座大山。 成本压力陡增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 最近一段时间铜价已经攀上到55000元每吨左右了,对比半年前的低谷阶段,这个价格的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30%,不仅仅是铜,钢的价格同样保持着高增长态势,这也使得上游供应量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新冠疫情在海外的肆虐,给铜、钢材等等这些基础原材料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巴西、澳大利亚等等铜矿、铁矿等材料的产出地,由于工人难以全员复工、国际化物流等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让铜、钢材的规模化产出跟不上需求的释放,这些材料供应价格的上涨也就在所难免,进而推高了空调产品的制造成本。 7月1日,全新的空调能效等级标准正式实施,尽管有一年的缓冲期,但是对符合新标准产品的布局已经被各个企业提上了日程,产品能效等级提升是对国内市场产品格局的结构化升级是一种利好作用,只是还带来了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成本的上升。 与此同时,包括包装箱、物流配送等等很多与企业运营相关方面的费用几乎都是呈增长状态。诸如铜、钢等等直接关乎空调产品制造成本的材料短期内也看不到下降的苗头,空调企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会因此而持续承压。 库存升高几成定局压力传递到下一年度 2020年度开盘的时候,就背负着上一个年度曾经创下历史记录的巨量库存,彼时在新能效标准实施日期临近和企业自身发展压力的作用下,从去年的“双11”前后,通过激进的价格策略去库存化成为了全行业的行为,甚嚣尘上的价格战一直延续到了新春前,当时国内市场的老能效产品的库存的确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新冠疫情的陡然出现打乱了行业发展轨迹、企业的市场布局,在短期目标的刺激下,很多企业不得不以更富进攻性的策略获得更多的渠道资源和市场空间,尤其是在5月份,国内市场出现了一波恢复性的高增长行情,这也直接带动了企业出货量的井喷式增长,6月份内销市场同样是产销两旺,有压缩机企业向笔者透露,这两个月内已经是满负荷生产,都难以满足整机厂对压缩机产品的采购需求。 出乎意料的高增长行情让整个行业对后期发展几乎都持乐观预期,只是终端需求和工程机市场的走势并不能完全消化出货规模的增量,5月份和6月份国内市场的库存又出现了增长。 其实从6月底开始,内销已经出现了偏冷的迹象。进入7月份之后,华北地区天气条件不理想,华东、华中、西南等等长时间降雨甚至陷入洪涝灾害,除了华南地区之外,国内市场迅速冷却。据笔者从上游和整机企业综合了解到,截至6月底时,国内市场的库存量超过了4000万套。 在企业向新能效标准进行产品切换的过程中,偏高的库存量并不利于产品格局的全面转换,对这些库存产品的消化也将会影响内销市场价格体系的变动;当然,库存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符合新能效标准的产品。 低价竞争期待扭转多数企业内销处于亏损状态 家电产业从来不缺乏价格战的案例,空调行业也是如此,但是在2020冷冻年度,与以往任何一次价格战事件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本年度内格力史无前例地对价格竞争报以极大的热情,随着这一策略向后续品牌的逐步传导,空调市场的均价体系同比呈现出大幅下降的态势。 没有格力参加的价格竞争是不完整的价格战,所以2020年低价竞争演变成为一种行业集体现象。低价竞争出现的原因很多,库存高企带来了供求矛盾的持续激化,新能效标准临近逼迫企业在短期内必须实现产品阵容切换,企业中短期目标规划落地引发策略变动,竞争格局博弈刺激企业不得不采取更富竞争力的方法,尤其是在经历过新冠疫情影响之后,对存量市场的争夺是一场“你死我活”式的竞争。 如果不是不得已,没有企业愿意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淖,尤其是在制造成本出现增长之后;笔者进一步获悉,2020年度整个空调行业能够在内销市场实现盈利的整机企业寥寥可数。 不过,庆幸的是,今年出口市场相对较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整机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生存发展压力。从自然年度的角度看,内销市场也许还存在着短期机会,毕竟今年进伏晚、而且伏期长达四十多天,随着重点市场诸如华东、华北等地气候条件的向好,出现一波井喷式行情也并非不可能,而这就是空调市场的魅力所在。当然,这种短期现象难以扭转行业存量化、效率化的长期演变趋势。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