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清洁供暖路径需考虑建筑、经济、气候、资源等因素

来源:新华社 2019-12-20 10:24:56
    我国建筑领域的煤炭消耗主要集中在北方城镇供暖和农村住宅,通过用户侧能效提升和热源侧煤炭消费替代是降低我国建筑领域煤炭消费的主要手段。热源侧清洁化是将现有散烧煤和非清洁煤替换为清洁取暖方式,目前热源侧清洁供暖仍面临风险防控意识不足、技术路径“宜”字落实等挑战。8月底,一份中国建筑科学院发布的报告建议,加强统筹管理,增强改造效率,清洁取暖因地制宜选择技术路线要充分考虑建筑密度、经济水平、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和居民习惯等。

    热源侧清洁化仍面临几方面挑战

    这份由中国建筑科学院发布的《建筑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煤炭消费中期评估及后期重点工作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认为,当前清洁供暖领域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挑战之一是风险防控意识不足。风险防控包括用电、用气安全风险,用户返煤风险,设备后期维护等,是清洁供暖工作后期的潜在难点。尤其是设备方面,因目前尚处于施工安装期,暂未进入大规模使用阶段,问题并未集中爆发。但应看到,清洁供暖工程带动了一批设备厂家的发展,大量设备涌入市场,带来利好的同时也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不乏一些低质量、低性能的设备,可能引发安全风险。

    近年来,煤改电和煤改气方面的问题已经逐步显现,煤改气在农村实施存在气源保障、安全风险、运行成本三大风险。2017年度供气紧张问题表现突出,2018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长迅速,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280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1%。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9月18日表示,今年冬季,受供暖用气需求集中释放等因素影响,天然气消费需求较为旺盛,做好今年供暖季天然气保供工作任务依然比较艰巨。煤改电的电网改造投资及工期方面都存在困难。农村电网正常改造升级到2千瓦,一户投资约为5000元,煤改电后户均容量至少要升高到6千瓦,投资至少要1.5万到2万元。同时,对国家电网而言,每年能施工的煤改电工程量有限,如果只装了设备,电网改造却没跟上,可能农户照明用电都得不到保障。

    报告指出,2017年第一批12个试点城市完成热源清洁化面积16亿平方米,但建筑能效提升只有1.6亿平方米,具体到农村,其建筑能效提升面积都不到10%。未来农村的气代煤、电代煤项目,可持续问题有待观察。第一批试点城市,一户的清洁取暖设备初始投资大约2万元,电网改造1.5万元,能效提升要超过1.5万元,如果政府补贴没法持续下去,面对高昂的取暖费,农民返煤可能性很高。同时,农宅能效提升相比城镇难度更大,有很多闲置浪费和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不少农民装了设备只是为了春节期间在外打工的子女回来用,有的只是等孩子放学到睡觉之前几个小时用,但电网改造大、投资高,存在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现象。

    第二批试点城市的相关政策更为完善,以前技术路线只提到“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现在则是“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宜油则油、宜热则热”,有了更大空间,关注重点也更容易落地。第一批试点城市主要关注创新模式、改造量,第二批试点城市关注是否因地制宜,能源保障是否到位,可持续性好不好等实际问题。

    挑战之二是热源构建挑战。随着清洁取暖工作深入推进,热源结构也在发生变革。传统以燃煤锅炉为主的集中供暖,正在向以热电联产为主,工业余热、热泵、燃气为辅的方式转变;以小散锅炉为主的分散供暖,正朝着“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油则油、宜热则热”转变。在新的环境要求、新的能源要求之下,无论传统还是新兴供暖技术,均面临着一系列改造和提升,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等还需完善。

    一个地区适用何种改造方式,还需根据自身特点而定。“因地制宜”是大的方针原则,但北方地区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实际调研中发现不少地区依然较混乱,并不清楚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式。各地提出最多的问题是,面对诸多设备厂家的自荐,都宣称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且有测算依据,地方政府应如何选择最终的技术路线。

    报告调研发现,同一城市的数据统计差异巨大,不同部门拿出的结果完全不同。建筑总体面积多少、有多少未实现供暖、分散户又有多少,基本问题都未弄清,路线设计无法展开。

    挑战之三是对行业融合冲击的应对。供暖以往是市政部门、城镇部门管理,属于保障性质,但清洁供暖已上升到中央层面,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主管部门纷纷参与支持和协调。过去各省市供暖办主要任务是保煤炭,如今还增加了气、电网及成本管理等。过去供暖主要隶属市政这个单一行业,现在各大发电企业、电网公司、节能环保企业也参与其中,行业融合势不可挡,经营模式发生很大变化,行业规则也在重新制定。随着供暖行业发生转变,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将在低碳化、智能化、多样化及个性化四个方向发生显著变化。

    融合带来了资本、管理、产业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实施清洁取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恶性竞争的苗头。此外,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成为很多资金不足地区的首选,但资本如何在农村清洁取暖的推进中实现良性循环,目前也存在问题。

    挑战之四是快速规模化发展的保障。“十三五”后,分散供暖或达到2000万户,如何保证健康、持续的发展,目前仍是问题。2017年冬至2018年春出现的天然气供应紧张等问题,影响了部分群众冬季取暖。一年看成本、三年看质量、五年看维保。在农村地区,以往是松散、自发的取暖行为,如今则由政府引导、推进,清洁取暖改造是否成功,现阶段只能初步判断,要保证五年后依然正常运行,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多措并举确保清洁供暖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统筹管理。为落实清洁取暖工作,报告建议,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成立清洁取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与分工,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建立长效投入和奖惩机制,要求注重资金统筹,确保财政投入可持续性;注重绩效考评,保证政策针对性长效性;注重激励引导,调动各方投入积极性。

    二是增强改造效率。对于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报告认为,因地制宜地选择技术路线,要充分考虑建筑密度、经济水平、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和居民习惯等。从建筑密度角度出发,一般而言,城镇建筑宜考虑集中供暖,农村建筑宜考虑分散供暖。从经济水平角度出发,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如果多数居民觉得集中供热的价格过高、难以负担,新增供暖宜选择灵活型供暖,对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农村地区宜选用可灵活启停的供暖方式,以便村民自主减少使用时间,降低年支出费用至可接受水平。从气候条件角度出发,选择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的产品,可能会减少设备初始投资和运行费用。从资源条件角度出发,城中村等虽然从房屋性质和负荷特点来看跟一般农村很接近,但这些地方多数没有生物质资源,不及一般农村应用生物质更有利。从居民习惯角度出发,各地选用清洁取暖路线时,要结合本地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比如有的居民已经习惯了取暖做饭“共用一炉”,对于这些居民来说,兼具取暖和做饭的成型生物质取暖炉或燃气壁挂炉或更易接受。

    三是保障措施到位。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为落实工作,应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政策措施保障、标准规范保障、质量控制保障、运营维护保障、考核评估保障。政策措施保障指发布相关政策,支持清洁取暖,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标准规范保障指制定技术导则,规范指导实施,为项目推进提供参考依据。质量控制保障是指规范质量管理,严格质量监督,各项目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严格按照基本程序建设。运营维护保障是指明确补贴标准,保障项目落实,制定紧急情况预案,规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考核评估保障是考核服务质量,实施动态监督,切实起到消除隐患、保障质量的作用。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pppp1221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关键词阅读: 通风设备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