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的发展从来都是有迹可循,制冷行业未来似乎朝着标准化、资源整合、电子商务等方向发展,尤其是机组标准化近年来已成为行业热点。 对此,工蜂联盟创始人李杰指出,中国氟制冷领域野蛮生长三十年,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不管是氟制冷还是氨制冷,中国的标准化产品都是非常健全的,现在的氟制冷从业者,大多都是70后、80后,没有太多感受过标准化设备带来的好处。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和政府层面对氟制冷的标准和规范进度就开始滞后了,一直都是靠氟制冷从业者内在动能,通过三十多的发展逐步把氟制冷小型化向中型化、大型化过渡,小型化问题不是很大,可中型化、大型化后如果没有标准,继续采取定制的生产模式,那就会出现两个待解决的问题。定制化生产需要有两个方面作为支撑,第一要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做支撑,第二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利润点为支撑,如果没有这两点,定制化的路线是走不远的。 但现在氟制冷领域,这两个支撑点都不具备。首先,中国氟制冷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有欠缺,基本一线制冷工平均学历为初中,工程安装师、现场服务人员基本学历达不到大专水平,由此可见整体从业人员学历和文化水品低,更妄论专业水平了,另外我国冷冻冷藏专业院校本来就少,选择冷冻冷藏领域的学子更少,因为不管是对工程商、工厂还是中间流通领域来说,都是个非常辛苦的行业,象牙塔里的学子们真正能潜心来做制冷的少之又少,所以说这个行业缺技术。第二,再说到利润,现在冷冻冷藏行业不管是制造商、工程商、经销商,可以说都在不可承受的利润率下打拼和运营,能够维持企业正常运营都已经很好了,这其实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在目前格局下,技术低、利润低的情况下,过多的谈高端定制化,不是可持续的,可能发展五年、十年后,从技术到利润都具备的情况下,我们再谈高端定制,才算有基础。在目前技术能力偏弱,产品利润偏低的情况下,只能走标准化路线,这也是很多有识之士倡导的。 标准化路线可以用简单复制的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应对目前低利润的市场现状,标准化以后,因其可复制性,不像现在定制化需要强大的技术团队应对市场,所以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标准化产品初期设计的时候可以集中社会资源,找合作单位,把标准化的东西建立起来,前期可能难一点,后期就是简单的复制工程了。个人一直在制冷行业倡导,要多做“复印机”的工作,少做“打字机”的工作,打字机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所以效率不高,需要人的技术能力非常强,复印机就不一样了,哪怕一篇文章要复印一千份,一按“唰唰唰”就出来了。 一个产品是否好要从五个方面来看:人、机、料、法、环,首先,不管生产任何东西,人都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刚才用了比较长的篇幅来说冷冻冷藏行业从业者整个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低,其实就是人这个因素相对比较弱,只有双管齐下,制造商各自发挥最大优势,将产品标准化,通过工蜂联盟,把人的专业技能和方案提高起来,提供标准化系统的优化方案,如果潜心去做这个工作,永远以“在路上”的心态去努力,相信三到五年就能看到成效,制冷行业一定会呈现较好的前景和未来。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