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清洁能源推广再获新助力 页岩气开发步入正轨

来源:中企网 2017-10-09 09:26:51
    我国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正处于重要阶段,这有利于多元化能源结构,更好地推广清洁能源。目前,我国页岩气开采储量巨大,开采力度不断提升,开发和利用技术持续优化,最突出的莫过于涪陵页岩气田工程。

    相较于太阳能、风电、天然气这样耳熟能详的清洁能源,可能页岩气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是,我国高度重视对于页岩气的开发,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这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页岩气可采储量巨大

    所谓的页岩气,指的就是一种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其归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可以游离存在于天然裂缝和孔隙中,或者吸附于黏土颗粒表面。页岩气的成分以甲烷为主,所以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而根据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排名,我国位列榜首,可开采量达到了36万亿立方米。

    页岩气开发有什么好处?

    作为清洁能源,页岩气开发不仅能够缓解能源危机,更是推动产业绿色升级,进一步改变燃煤供暖、燃煤发电污染现状的催化剂。根据统计,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日销售页岩气达1600万方,相当于3200万户居民每日用气量,能够满足三个重庆市的市民日用气需求(以三口之家每天用气0.5方计)。而一旦百亿方产能页岩气田建成,其提供的页岩气能源每年将为全国减排1200万吨二氧化碳、30万吨二氧化硫、近10万吨氮氧化物。

    转换一下就是,百亿方页岩气田建成,年收益等同于种植1.1亿棵树,减排全球人口2天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就是说相当于8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据悉,2015年6月,涪陵-王场输气管道与川气东送管道实现互联互通,惠及沿线6省2市70多个大中型城市,上千家企业、2亿多居民从中受益。同时,在开采技术成熟的条件下,页岩气开发将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页岩气开发正值热潮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使得这一非常规天然气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我国处在能源“清洁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页岩气的储量又丰富,这些都促成了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最直接的就是政策的扶持,2011年12月31日,页岩气获批成为独立矿种;隔年3月,《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出台;同年11月,页岩气开发补贴政策出台;2013年10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页岩气产业政策》。毫无疑问,这些政策的密集落地都为页岩气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目前我国的页岩气开发利用情况来看,技术研究、设备升级、基础建设等都已经步入正轨。就在近日,南京古生物所分别与中石油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及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协议,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进行攻关。除此之外,页岩气资源的共同开发模式也让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升。国内企业不仅彼此之间取长补短,更是贯彻博采众长的理念,积极探索与国际公司的合作,从技术上、管理上吸收国外先进经验。2016年,中石油集团与英国BP公司签订页岩气合同,力争通过国际合作实现3500米以深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

    涪陵页岩气田攻坚克难搞开发

    2014年3月,中国石化宣布,涪陵页岩气田提前实现商业开发,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今年3月,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供气突破100亿方。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王振兴介绍,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已累计探明储量3806亿方,建成年产能超过70亿方,预计年底累计探明储量达5000亿方,建成100亿方年产能。

    在这里,中国迈出了页岩气商业开采的第一步,用短短三年时间建成了除北美以外最大的页岩气田。更令人惊喜的是,面对页岩气开发的难题,在比美国更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涪陵攻坚克难实现了独树一帜的绿色开发之路,环保标准甚至比美国还要高。鉴于涪陵页岩气开发环境与美国的平原荒漠不同,生态脆弱的现实条件让绿色开采成为必然选择。

    中国石化也一直坚称,“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经济增长”,因此涪陵页岩气田的开采和利用始终严把环保关。据称,钻井中产生的油基钻屑标准已经达到了0.3%,远超美国3%-5%的标准。而且,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也实现了100%的循环利用率,工业废水零排放。涪陵页岩气田开发以绿色低碳为核心,严格实践“废水循环用、废气减排放、废渣严处理”,重点推进油基钻屑资源化利用。如今,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油基岩屑已经可以与土壤混合使用,还可制成砖块、水泥,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在评价涪陵页岩气田的开发和利用工程时,能源人士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涪陵页岩气田将发挥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将中国的页岩气开发和利用推上一个新台阶。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pppp1221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关键词阅读: 通风设备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