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标准,即能源利用效率标准,是对用能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或在一定时间内能源消耗水平进行规定的标准。对于任何用能行业而言,能效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可以良好地树立行业产品标准,淘汰不正规化的产品,维护市场秩序。截至目前,我国已颁布实施了22项用能产品的能效标准,涉及家用电器、照明器具和交通工具等。 其中,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以新兴的节能优势逐渐进入家用电器领域,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能效标准也成为了空气源热泵行业优质产品的认证和评判标准。不过,相比于热水器行业的其他相关产业,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能效标准的制定来的有点迟缓,仅在近三年里有所突破。从零到有,从起步到发展,空气源热泵能效标准经历了哪些市场的磨合?如何一步步建立标准规章?又是如何实施能效标准、引领企业产品往正规化发展?对于未来,又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现在,让我们一起详细分析一下空气源热泵能效标准的发展背景和推行历程,深度了解如今市场中畅销的能效产品,一同走进能效标准大时代! 全文约4500字,包括能效标准政策背景解读、企业能效标准实施行动、能效标准未来可预见趋势。 能效标准政策背景解读 2000年-2012年:强制性能效标准欠缺,空气源市场发展迟缓 被称为“第4代热水器”的空气能热水器,因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继锅炉、电热、燃气和太阳能之后的市场热点。在21世纪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意识日渐高涨的大时代下,空气源热泵产品的出现,为家用电器领域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泉流。 我国第一台空气能热水器于2000年研制成功,2004年走向市场; 2008年, 《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 《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泵热水器》产品标准相继颁布, 使得行业对于产品标准的重视度逐渐提升; 2011年6月, 热泵热水机(器)国家标准制订工作组第三次工作会议召开, 此次会议对之前两次的会议成果 和技术研究情况进行研讨,并确定标准征求意见稿。 从2000年至2011年,空气能热水器能效等级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虽然已经酝酿良久,但由于在综合能效比制定的标准问题上分歧较大,使得明确的标准始终未能出台。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强制性的能效标准缺失,让行业中缺乏检测的劣质产品有机可乘,市场的混乱状态使得2008年-2011年制定的家用和商用标准,如同隔靴搔痒。在大环境缺乏自律的前提下,行业组织无法给予强有力的引导与规范,标准的不完善以及低门槛入行的现象弊端显露;不少技术水平不达标的中小型企业仍然无所畏惧地涌入市场,鱼目混珠,影响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加之空气源热泵热水产品本身售价的高昂,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对空气源热泵产品的购买热情,行业在2000年至2011年期间的发展举步艰难。 无标准可依,造成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市场的乱象,并由此带来了外界对行业的不良印象。在2012年6月1日《高效节能热泵热水器惠民工程推广实施细则(简稿)》正式发布之际,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由于没有能效标准却入围节能惠民工程还遭到相关行业的非议。对此,业内不少专家和品牌企业呼吁强制性政策的出台,行之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知名品牌企业的利益,让空气源热泵热水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2013年-2014年:千呼万唤始出来,能效标准终出台 2013年6月7日,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和研究,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GB29541-2013《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以下简称《热泵热水机能效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执行。 新能效标准规定 “适用于以电动机驱动,采用蒸汽压缩及制冷循环,并以空气为热源、以提供热水为目的的热水机(器)”;此外,根据产品制热量大小、品类差异以及加热方式的不同,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产品进行5个等级划分(一级表示最高能效等级,五级表示准入值,即能效限定值)。 作为行业技术与质量的体现,《热泵热水器能效标准》代表了整个热泵热水机行业的发展程度。标准颁布,进一步证明了行业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在此之前,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产品标准,但只是对热泵热水机(器)的基本参数、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并没有涉及热泵热水器能效比等核心具体的问题。《热泵热水器能效标准》在此基础上强化规范,从范围、规范性使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能源效率等级、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检验的规则要求等八个层面作了详细的说明,受到了全行业的高度关注。它的出台,代表了空气源热泵行业正式跨入能效标准时代。 2014年-2015年:能效标识粘贴,优化市场淘汰机制 《热泵热水器能效标准》实行之后,有关能效标识粘贴的实施规则便投入了紧锣密鼓的制定中,而这也预示着所有的空气能产品都必须持证能效标识“上岗”。 能效标识,又称能源效率标识,是附在耗能产品或其最小包装物上,表示产品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的一种信息标签。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出公布,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制定的《热泵热水机(器)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规则实施后,市场上的空气能热水器明确划分能效等级,贴上能效标识的标签,让消费者一眼分辨产品的能效等级。标识为蓝白背景的彩色标识,长为80mm,宽为50mm,包括生产者名称(或简称)、规格型号、能效等级、性能系数(W/W)、制热量(W)、制热消耗功率(W)、依据的能源效率国家标准编号等内容。 《热泵热水机(器)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的颁布是空气能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要产物。虽然能效标识是企业自愿式粘贴,但是流入市场的产品必须强制粘贴。能效标识的实施推广,使得一些不符合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被迫退出市场,加速市场淘汰机制,催化市场洗牌。在空气源热泵市场认知度还有待很高的环境下,建立能效标准、实施能效标识,不仅可以维护空气源热泵热水市场的发展秩序,促进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还可以突出产品的节能环保优势,让消费者清晰直观地看到空气能热水的节能优势,提高行业的认知度。另外,能效标识的粘贴也利于企业申请节能认证,获得政府采购招标资格的前提表现,没有通过节能认证的企业和产品,将无法进入政府的采购清单,也无法进行招投标工作。 响应能效标准, 企业的能效实施行动 随着2013年《热泵热水机能效标准》的发布,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行业正式跨入能效标准时代。符合能效标准并在能效等级中名列前茅的企业产品,在向市场推广普及时的优势日益明显。由此,在市场的推广和发展中,给产品贴上高能效标识成为空气源热泵企业不断争取的重点。 为了详细了解热泵热水器能效等级的分类现状,针对目前市场中能效标识的普及状况,《热泵产业资讯》对空气源热泵行业内的30家代表性企业展开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以A.O.史密斯、美的、海尔、中广欧特斯、纽恩泰、长菱、博浪、舒量、锦江百浪、热立方、力诺瑞特、九恒等为代表的空气能企业已大面积实施能效等级标识,在接受调研的热泵企业中,企业旗下100%的热泵热水器产品(家用)已实行能效等级区分;其中各级能效产品在市场中的总占比如下:1级能效产品占49%,2级能效产品占23%,3级能效产品占10%,4级能效产品占12%,5级能效产品占5%。
能效等级的标识可以帮助企业细化产品阵营,明确产品能效定位。通过能效等级的区分,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向消费者推广合适的热泵产品,在同等价位的热水器产品中,能效等级较高的产品也可以获得消费者更多的信赖。由此,不少企业针对不同能效等级的空气源热泵产品,在产品工艺、零部件选取以及价位等层面进行了差异化分类,以加强高能效产品的优势。比如:美的、A.O.史密斯在2015年初推出全系新品一级能效的口号,将高能效视为产品研发基础;致力于研发高能效产品的海尔空气能选择在冷媒、微通道、CO2技术等角度去突出高能效,优化自主产品功能;专业品牌中广欧特斯选择在高能效产品中融入蒸发器的强化设计,提速制热效率;此外,长菱空气能也在蒸发器和压缩机上进行细节处理,以提升产品的能效。 在企业积极研发高能效产品的行动下,能效等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家用机能效等级未来将以形态发展,大多数企业认为1、2级能效产品的主流优势将更明显,在未来产品的研发和推广过程中,企业也愿意在高能效产品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期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不过,在能效标识的调研数据中,也有不少企业反映当下市场中对于空气源热泵产品的“高效”存在一定的误区。许多企业一哄而上,争相宣传高效能产品,在积极相应空气源热泵能效标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认知问题。 误区一:高能效比等于高效。不少人认为,产品能效比高就完全代表了产品的高效,因而会长时间地宣传该产品的高效性。其实与所有家电产品一样,空气能热水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能效的衰减,其高效性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证明。 误区二:能效比与省钱成正比。在市场中,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产品的价位并不低,因而很多企业在宣传时会多加强调高能效比产品长期运行的投资,而不是初始购买的成本。然而,正常情况下,产品成本会随产品能效比的增加而增加,能效比越高的产品相对应而言成本也越高,而这并不适合我国大众的消费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如果企业生产出的空气能热水器,能效衰减幅度较大、其高能效是短暂的话,不仅违背了空气能高能效的初衷,还容易导致消费者对空气能热水器的负面看法以及对该产品能效标识准确度的质疑。因此,企业在推广产品时不仅要准确地标识能效等级,在与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导向,避免盲目宣传带来的认知误区。此外,对于价格和能效比值之间的连线,也需要企业根据市场行情适度把握。不要一味地宣传省电省钱,在处理好价格区间后,再去以能效等级衡量产品的节能性,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对高能效产品的认可。只有能效比和成本合理配置的产品,才真正适合国内市场消费水平。 能效标准可预见趋势 纵观能效标准的历年发展以及行业能效意识的转变,毫无疑问,在能效标准一步步的推进下,空气能行业以及空气能产品正以一个更加规范化和高效化的姿态茁壮发展。 在各大企业积极响应实施能效标识粘贴的当下,高能效产品从换热效率、机组匹配设计等已经有了明显的优良差异。随着用户对能效产品认知度的提升,未来市场中会有更多高能效产品出现,这一点毋庸置疑。而随着市场需求个性化和复杂化的凸显,相信未来高能效产品的自主研发技术会是企业争相追逐的一个方向。届时,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标准又会有一个崭新的跨越。 不过,仅在可预见的发展趋势内,标准的细化已经成为投入实施的计划之一。热水器能效标准实施后,空气源热泵行业的发展也逐年提速,尤其在2016年“煤改电”政策的推动下,空气源热泵的市场认知度达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在迎来空前爆发的同时,空气源热泵的产品能效标准继续升级和创新。2016年,全国能量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建宏主任发表了关于空气能热泵的相关声明,表示“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机组能效标准”将在2017年正式发布,预示着空气源热泵能效标准在热水与采暖双领域的细分。据悉,此次标准的标准号为:20141754-Q-569,是针对温度不低于零下20℃的环境而制定的标准。内容囊括了空气能热泵机组、采暖系统的末端。标准的制定参考了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空气能热泵在制冷与制热方面的表现,二是APF与IPLV两个指数。该能效标准出台后,空气源热泵产品标准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另外,有关热水行业能效标准的区分和管理也是未来关注的一个焦点。 从目前整个热水器行业来看,相比于其他热水产品,热泵热水器的市场占比还相当小,仅从节能与环保角度,难以为其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四类热水器行业中,虽然发展起步较晚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在节能性、安全性等方面有突出优势,但具体哪一类热水器的节能性和能效比更高,市场中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四家各持己见。由此带来的市场影响是,消费者也无法对四类产品的优劣进行排序和删选,只能从商家灌输的产品理念和自身的理解去慢慢消化,而其中自身的理解也是从该品类的能效标识中获取。 基于此,业内不少专家对于进一步强化能效标准有过提议,认为在同类产品中,应该有一个更为客观的标准去衡量。中国热泵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赵恒谊也曾表示,热水器行业缺乏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统一的评价,市场可以有一个共性认识,这样或许能更有效地推动整个热水行业的发展。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