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8月份,北京“煤改电”的招投标工作进展得如火如荼,引发了政府及暖通行业的高度关注。不少企业在为中标感到高兴之余,也表示出了担忧。本刊对数家中标“煤改电”的热泵厂家进行了采访,通过调查,总结出共性的、突出的难题。继上期微信介绍了“难题之一:空气源热泵与暖气片的匹配性问题”后,本期将介绍“难题之二:紧张的工期对企业实力提出严峻考验”。
工期到底有多紧? 据北京市农委介绍,这次改造的最后期限是确保11月15日前住户能够顺利取暖。改造方案据此倒排工期:4月30日前,改造村完成前期手续和用地相关手续;5月30日前,完成审批手续和相关核准工作;6月30日前,确保完全具备电力、燃气施工条件,完成取暖设备和物资招投标工作,并保证物资配送到位;7月1日~10月31日,在此时间段内进行施工;10月31日前,完成各主体工程施工及居民取暖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确保群众如期顺利取暖。 根据政府工作安排,2016年北京市410个行政村共计15万户将进行“煤改电”,各区招标的“煤改电”工程总体任务量很大。原本要求6月30日前完成招投标工作,但事实上,到8月中旬各区的招投标工作才收尾。另外,从中标公司中选出签约的企业,又要占据一部分时间。所以,从八月下旬到十月底,留给企业的施工时间只有两个多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 工期紧,工程量大,隐含的问题有哪些? 签约之后的热泵企业主要有两个任务:提供空气源热泵设备、安装系统。 在工期的限制之下,首先,工程量之大对厂家的产能是一个考验;其次,中标和签约的企业众多,各个品牌的实力不一,产品质量、安装工艺、技术等存在差异,最终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采暖效果令人担忧。 虽然在招标的时候对参与投标的企业提出了严格要求,对品牌实力有所把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不可控因素或其他变数,从而导致企业可能无法按照预定工期完成任务量,或者施工质量不达标。 如果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预定任务,造成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例如,采暖期将至,百姓有采暖需求,如果企业没有完成施工任务,就会影响百姓的冬季采暖,老百姓可能会因此投诉施工企业,一旦企业被列入“黑名单”,就无法参加明年的“煤改电”工程了。如果企业如期完成施工任务,但是达不到理想的采暖效果,则会使老百姓对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产生质疑,从而影响企业和行业的声誉。 双管齐下,保证如期完工 所谓“双管齐下”,即政府和企业实施双重把控。 企业实施的把控其实是一种自我监督。例如广东华天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三个生产基地,产能得以保障的情况下,主抓安装工作,该企业实施把控的做法是成立监管队伍,在签约的每个“煤改电”区域配两到三名监管人员,监管人员对该区域经销商的产品质量、安装工艺、工作进度实行监督和管控,确保安装按照标准的流程、规范进行,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从而做到把问题控制在前端,减少售后隐患和售后工作量。 政府的把控分为源头把控和过程把控。源头把控是政府为了方便管理和监控,对签约的企业进行控制。在中标的企业中选择签约的企业,北京市采用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政府根据企业能力大小,对中标企业进行统一分配,企业针对村民特点提交方案、安装、验收,用户不参与选择。比如通州区。 第二种是政府只负责创造门槛,选出入围企业,入围企业进村推广,最后由村民自由选择。比如昌平区、丰台区。 过程把控是由政府出面在每一个“煤改电”区域都设置一个监理公司,对企业提供的空气源热泵设备的质量进行把控,对施工进度进行监管。例如通州区,将施工期分为两个阶段,以9月30日为两个阶段的节点,在此节点前验收,如果企业如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就进入第二安装阶段,如果没完成,就说明企业的产能或安装人员跟不上,那么第二阶段的施工任务就交由其他企业完成。 其他区也有类似情况,在选择一个品牌的同时预备另一个品牌,所选品牌跟不上进度的时候就启动备用品牌。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