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调结构促太阳能热利用推广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6-02-18 09:08:20
    当前,调整能源结构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仍是未来解决能源问题的重中之重。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油气资源的依赖,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继续推进降低煤电比重,以能源革命引领新的工业革命。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治理污染减少排放,能源结构调整迫在眉睫。近年来,中国能源结构不断改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不断上升,但能源结构调整仍然任重道远。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达到37.6亿吨标准煤。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造成了大气污染等严重环境问题。到2020年,中国的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中国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虽然太阳能光热产业优势显著,但近两年产业发展正面临增速放缓的问题。因此,加快制定合理的太阳能光热产业化政策,重点发展和扶持太阳能光热行业的应用,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面临人口红利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家电下乡及惠民工程等利好政策结束的空窗期,加上产能过剩带来价格战越演越烈,不少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但在全国各地新建建筑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利好形势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为动力的行业整体思想引导下,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步入了新常态下的产业发展新时期。

    太阳能不仅能发电,还可以供热、供暖。但与国内遍地开花的光伏发电行业相比,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处境可谓是冰火两重天。2015年中国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总销量增幅持续下滑,推动光热建筑一体化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共识。中国近100个省市推出了新建建筑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政策,以及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和示范县等鼓励政策,加速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住宅建筑的应用。

    太阳能热利用难获补贴行业呼吁政策支持

    目前,国内太阳能热利用市场保有量大约4.1亿平方米,广泛应用于民用热水器、工业供热、公共供暖等领域。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太阳能热利用市场也开始面临困境。

    2015年上半年,太阳能光热产业继续成为国家和各地政府关注的产业,各种推广扶植政策不断出台。对太阳能热利用产品的推广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央给予预算内资金补助。

    201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发布,其中太阳能工业热利用改造被列入选项范围,这意味着获得批准的太阳能热利用项目将可以享受到中央预算内投资的补助扶持。

    河北省出台具体的太阳能热利用规划,要求到2016年底,河北省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新建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面积接近或力争达到50%。

    山东省出台了《关于深化太阳能光热应用加快太阳能光热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山东新建居住建筑太阳能普及应用率达到80%以上,光热产品应用建筑面积可达到8000万平方米。2020年80%新建住宅配套“三高”太阳能。鼓励太阳能向工业、农林牧渔业和服务业倾斜。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迎来新空间

    太阳能热利用中技术成熟、广泛应用的方式集中在中低温领域。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极大地推动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推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新能源建筑示范应用、新农村城镇建设与改造给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十二五”期间,我国清洁能源迅速发展。国家能源局已经明确了“十三五”调整能源结构的具体路径。“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增速“换挡”,能源消费结构进入战略性调整期。

    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普及速度的加快,中国“十三五”期间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在采暖、制冷应用等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将逐年提升。太阳能光热行业潜力巨大,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多种太阳能热利用方式的共同发展将会为节能减排、用能结构调整作出巨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pppp1221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