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太阳能行业呼吁备案制统一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2016-02-04 09:07:37
    在2015年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上,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张晓黎公布的一组数据令人大跌眼镜:据测算,全年(2015年)太阳能集热器及系统销售达43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太阳能光热行业企业数量已经从上一年的近3000家洗牌至2015年底的1500余家,行业销售业绩也持续下滑。此外,产能过剩也正在加剧,如全行业真空管窑炉75台,但开工41台,开工率为54.7%;平板膜层年产能2000余万平方米,但产能利用率仅12%;太阳能热水器另一核心部件搪瓷水箱实际产量约占产能仅20%。

    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但这对与建筑相结合的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来说是一剂良方呢?

    供给侧改革来袭

    记者记者注意到,在供给侧改革潮来袭后,太阳能光热行业的一些人士也在关注和解读。比如,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讲运就在QQ说说上分享供给侧改革的要点,江苏迈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在微信上转发了供给侧改革的深入研究文章,等等。

    “产能肯定是过剩的,很多企业开工率不足10%,所以改变供给侧关系调整产能结构很重要,但是这个过程很痛苦。”这是山东毫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涛给出的理解。

    在这位浸淫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看来,调整供给关系,多少有点计划经济的意思,但是适度控制也不是坏事。“对我们这个门槛很低的太阳能行业来说,如果能够真正整合一下是最好不过的,但如何整合是大问题。”

    不过,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仁星有着不同的见解:太阳能光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是因为过往很多中小企业看好行业发展一哄而上造成的,这需要行业自律,内部市场化竞争,优胜劣汰。

    他还告诉记者记者:“客观讲,供给侧改革对行业的影响并不会很大,因为太阳能光热行业和其他行业不太一样,以民营经济为主,市场化程度比较高。”

    对此,太阳能光热行业资深人士马迎昌深表赞同。他表示,自己非常关注供给侧改革,但感觉和太阳能光热行业关系并不大,因为供给侧改革更多的是针对那些产能过剩、亏损严重的大型国企,比如基础建材钢铁、玻璃、水泥、陶瓷企业。

    的确,太阳能光热行业国企数量并不多,昔日北太所(桑普)、桑乐均已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而剩下的老国企清华阳光也因为年产值不大不为国家所重视。当然,这与整个太阳能光热行业年产值也不过千亿元不无关系。

    但在李仁星看来,供给侧改革可能会影响到太阳能光热企业与上下游的关系。比如,下游客户在这轮供给侧改革潮流之下,工业企业、地产公司或多或少会有影响,这使得太阳能企业的客户数量会减少。此外,工业节能改造项目受此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太阳能企业的销售业绩。

    谈及供给侧改革对行业的影响,陈讲运也有自己的见解:“现阶段业内很多企业在生死线上挣扎,所以真正深化和研究供给侧改革的很少,但这也意味着大家将难以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呼吁备案制统一

    这位常年研究行业的资深人士所说的红利,就与供给侧改革中政策手段有关。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的重要起草者杨伟民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对象和政策手段三个方面。而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激励创新,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鼓励竞争,打破垄断,放宽准入,减少政府不正当干预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结构性的问题。比如说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就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简政放权等。

    而简政放权正是太阳能光热行业所呼吁的,因为他们正深受重复备案制所累。

    这从太阳能光热第一股日出东方(603366.SH)旗下品牌四季沐歌的工程师李元元2015年下半年的困扰中可见一斑。从北京调往山西市场后,他这半年来特别忙,忙什么呢?忙着在华北地区某省给自己家品牌办理节能产品的备案。

    用他的话来说,整个下半年,他基本上都在跑备案的事,因为不仅是要在省里备案,各县市有项目的话还要再备一次案,太耗时间了。

    而太阳能光热行业被繁琐备案制所困扰的远不止李工一个人。远在华东地区安徽省内的一家大牌企业厂家代表也深有感触。“我们品牌在全国是非常有名的,但在安徽省备案时我们就感觉阻力重重,当地企业2天就办好了,我们前前后后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

    在李仁星看来,目前政府对于建材行业的备案制非常繁琐,诸多地区从省到市甚至县都出台了相关规定,并强制备案,否则后期验收通不过。有时候,一个企业要花上10万元费用才能全部备下案来。这样具有保护主义色彩的举措使得很多地方小企业僵而不死,阻碍了行业自然整合的过程。

    对此,马迎昌分析指出:太阳能产品实行备案制是省市地区甚至各部门设置的壁垒,其实就是变相收费。重复备案,重复花钱,不仅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也会制约行业的发展。

    他认为,对建材产品备案不是不可以,要有门槛,不然行业更乱,但必须统一备案,就比如给人办理身份证一样,统一办理,最后全国通行,简政放权也可以让政府轻松,同时让企业也更便利。

    老马一语中的,乘着供给侧改革的“东风”,备案制若能统一,太阳能企业可谓是省事省力又省心。

    专家解读----

    陈讲运:供给侧改革逊于活命求生的急迫性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以及房地产下游产业链。作为与建筑相结合的太阳能光热行业,在这场供给侧改革中究竟会受到何种影响呢?

    “说实话影响可能并不会很大,因为这个行业没多少人真正去研究这一政策。现阶段,大家都忙着活命,在生死边缘考虑更多的是短期内的事。” 1月21日,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讲运在接受记者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记者:自去年11月份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你是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陈讲运:供给侧包含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四大要素,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各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具体到太阳能光热行业来说,就是如何来优化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市场要素的配置。现阶段,太阳能行业鲜有资本的进入,未来如何将资本市场与此行业实现对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此外,随着人力成本高企,对于劳动力要素的市场优化也要不断加强。

    记者:你认为供给侧改革对太阳能光热行业来说会产生哪些影响?

    陈讲运:说实话影响可能并不会很大,因为这个行业并没多少人真正去研究这一政策。现阶段,大家都忙着活命,在生死边缘考虑更多的是短期内的事。但这不是说没有影响,在国家大力提倡化解过剩产能、除掉僵尸企业、倡导创新的大背景下,行业、企业在这些方面还是会有些作为的。

    记者:2015年国内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如何?你觉得应该如何来化解产能过剩?

    陈讲运:整体来说,2015年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比如全行业真空管窑炉75台,但开工仅41台,开工率仅为54.7%。此外,平板膜层年产能2000余万平方米,但产能利用率仅12%。而太阳能热水器另一核心部件搪瓷水箱产量约占产能仅20%。

    关于如何化解过剩产能,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第一,通过市场竞争来淘汰一部分企业,比如2014年行业有近3000家企业,2015年末就只有1500家左右了,淘汰率高达50%;第二,寻找新的市场领域,除了建筑领域外,还要积极拓展工业、农业等市场。第三,要加大出口力度,比如对太阳能光热产品需求比较旺盛的东南亚、南美等地。

    记者:供给侧改革中提到创新驱动作用,请问太阳能光热行业的创新情况如何?

    陈讲运:由于这个行业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人才也跟不上,导致这个行业创新很难。此外,这个行业没有一套很好的商业模式来有效屏蔽竞争对手,所以行业无底线低价竞争现象屡禁不止,在这样的现状下,很多企业就不愿意增加投入来做研发,所以整体行业创新不足。

    记者:你提到了无底线低价竞争的问题,在太阳能光热行业难道真的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吗?

    陈讲运:其实,合理的价位竞争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但目前太阳能光热行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个行业陷入了无底线低价竞争,招投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这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但现阶段又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不过未来可以尝试通过建立诚信机制和严格的监督机制来遏制这种现象。

    记者观察----

    不敬畏寒冬,无法倒逼出创新

    当创新成为一种奢侈,行业的发展又将何从谈起?

    被称为草根行业的太阳能光热行业,尽管产业化发展了长达30多年,但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不足,加之行业年产值一直未曾突破千亿元,导致其在工业制造领域长期处于边缘地位。

    尤其,这一原本被称为朝阳产业的太阳能光热行业,自2012年以来持续走下坡路,结束了上个五年高达20%~30%的增速神话,沦落到增速放缓的尴尬境地,更为严重的是2014年、2015年总产量同比竟分别下降了17%。

    而行业溃败的背后,是被众人所诟病的创新不足。用一位在业内浸淫了20多年的老太阳能人的话来说就是:“这个行业有什么创新啊?十年如一日,毛坯管镀膜后变成真空管,水箱加上一个支架就是一台太阳能热水器,这对于十几年前的农村来说,的确能满足需求,但如今城市消费者、开发商等需要的是更便捷、智能的太阳能产品。”

    此外,创新基因的缺乏也导致太阳能行业在面对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时,无法真正理解和深化。

    的确,业内很多企业都常常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这句话放在嘴边,但有谁能真正做到呢?说起开发商,太阳能人亦是一肚子苦水。动辄开启上百亿元地产项目的甲方,根本不会把非标配的太阳能光热厂家放在眼里,通常只是一味要求供应商降价,而房地产项目中最低价中标的制度更是令供应商们百般无奈。

    但其实,行业发展前景并非如此暗淡。太阳能人尽管一直盯着地产项目这块巨大的蛋糕,但多数未曾真正走近地产开发商,也不曾深入了解他们以及他们的需求,那生产出来的产品又怎么能满足这些大客户的需求呢?更谈不上企业、行业的创新了。

    如今,谈起创新似乎是个很大很难落地的话题,其实心有多大?有心就会有“芯”,有关爱消费者、客户之心就会发现创“新”,心系消费者而非执着于太阳能热水器本身。

    来自新风行业的一个实例也许会有些启发。一家源自日本的新风厂家,为了满足地产龙头万科的需求,耗费几年时间不断跟进、研究,甚至深入万科实验室,最终PK掉几十家同行成为了万科的战略合作伙伴。

    说到这,又有太阳能企业要说,新风渐渐成为建筑标配,而太阳能产品还停留为非标产品,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但试问,在与建筑结合方面,地产开发商也给过太阳能企业入场券,但如若把握不住这张券,只能说自家产品还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很多企业难免会辩解,大家都在生死存活边缘,哪有力气创新,不能创新也不敢创新。但细数业内巨头们投入真金白银,强登央视、其他媒体、相关论坛也不在少数,其实这些钱足以创新。

     说到底,太阳能光热企业更多的时候像是温室里的花朵,缺少对寒冬的敬畏,所以无心创新,这都是惰性所致。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pppp1221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