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亟需转身“绿色能源”

来源:阳光报 2015-12-16 09:39:57
        当期,我国一些城市因建筑新建、改扩建和装修而产生的建筑垃圾大幅增加,建筑垃圾围城成为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处理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健全,亟需加快产业化步伐变垃圾为“绿色能源”。
 
——建筑垃圾亟待转身“绿色能源”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家珑等人在多地调研后分析,目前我国包括建筑物垃圾和工程弃土在内的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为35亿吨,其中每年仅拆除就产生15亿吨。
 
       我国的建筑垃圾普遍采取堆放和掩埋的方式处理,其综合利用率不足5%,远低于欧盟(90%)、日本(97%)和韩国(97%)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可有效减少直接污染,改善市容市貌,减排有毒有害气体。与堆放或填埋方式相比,可减少50%的一氧化二氮、99.3%的氮化物和28%的一氧化碳排放,生态效益显著。
 
       ——资源化利用需突破多重困境
 
       记者调研了解到,我国建筑垃圾无序堆放和掩埋带来的垃圾围城困境日益加剧,资源化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产生量巨大、资源化利用认识不到位,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水平不高、产业链不健全等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城市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和再利用不够重视,城市发展规划中没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相关内容,处理理念仍是简单的堆放或填埋。
 
       同时,缺乏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检测、应用标准等,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市场认可度不高。
 
       在管理体制上,建筑垃圾的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在地方上涉及住建、城管、发改、财政、环保、规划、土地等多个部门,且各城市的主管部门不一、多头管理问题突出,缺少有效的管理协调体系。没有形成建筑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加工、产品检测、市场应用推广的全过程监督体系。
 
       二是政策机制不完善。源头减排约束机制缺乏,一些地区建筑寿命普遍较短,拆除方式粗放,建筑垃圾乱运乱倒,导致建筑垃圾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成本高。同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内容,相应的财政、税收、金融等专项优惠政策还不完善。此外,除目前已发布和正在编制的为数不多的产品标准和应用规程外,在拆除、分类、运输、处理以及生产等方面的标准几乎空白。
 
       三是技术水平不高。建筑垃圾的源头收集分类程度不高,混合收集后再分拣现象突出,导致大量建筑垃圾未能有效利用,再生产品品质难以提高,处理成本增加。在工艺设备方面,没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专业工业设计和技术研发单位,缺少处置工艺与装备的实用性研发和设计,缺少全面的应用技术与产业化示范。
 
——宜多措并举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创造价值、带动就业,是破解建筑垃圾处理难题的有效途径。当前,需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不断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加强技术创新。
 
       一是各地应充分认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以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造价值和就业的重要抓手。明确资源化利用分阶段目标,构建建筑垃圾产生、分类、运输、再生利用、工程应用等环节的监管体系。
 
       设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准入标准,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投资经营。
 
       二是不断完善建筑垃圾减排、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扶持机制,强化约束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建立科学规范的建筑垃圾减排指标体系,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将建筑垃圾纳入“城市矿产”扶持政策体系,对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的再利用产品给予价格补贴。比照高新技术产业,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实施增值税、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从提高建筑垃圾的分选水平、处理能力、再生产品的品质和质量稳定性,适用的施工工艺等技术研发环节入手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dudu111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