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在线原创] 2015年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室内空气品质”专题研讨会于11月18日下午在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一楼康定望江举办。本次“室内空气品质”专题研讨会主席由西安交通大学王沣浩教授和清华大学张寅平教授担任。报告分为六个专题报告,其中包含三个特邀报告,报告后还将有提问环节与现场人员进行互动讨论。本次会议由暖通空调在线独家报道。 清华大学张寅平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王沣浩教授 上海建科院的李景广高工 清华大学赵彬教授 会上,首先由上海建科院的李景广高工发表题为《建筑室内PM2.5防控设计》的特邀报告,报告首先提出背景并介绍了建筑PM2.5防控设计。接下来由清华大学的赵彬教授做了题为《PM2.5室内外健康风险及其控制》的特邀报告,主要从建筑室外颗粒物是室内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室外颗粒物浓度上升导致的健康效应差异、室内暴露于室外颗粒物对健康效应的贡献、空气净化、空气净化器、机械通风系统的维护等方面讲解得出以下结论:间歇自然通风加室内净化器对于室内PM2.5和气体污染的控制效果可能不亚于新风净化;净化器选择应遵循够用即可的原则,且摆放位置很重要;室外污染严重时,新风系统的清洁周期非常短。 清华大学李晓峰教授 然后由清华大学的李晓峰教授做了题为《非集中空调建筑新风量实测及品质和能耗分析》的特邀报告,主要从建筑通风的空气品质与能耗、非集中空调建筑的新风供给方面提出了几个方面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夏季供冷、冬季供热的工况为热回收新风机组>新风机>开窗通风;只有夏季供冷地区可不考虑热回收新风机组,在高新风保证率下,宜选择新风机满足住宅室内新风需求。 四川大学陈勇 四川大学的陈勇做了题为《羽流与射流耦合作用对体表热环境影响特征的实验研究》的主题报告。报告对比分析了不同送风速度、送风温度和人体散热强度条件下,置换通风射流诱发的强制对流与人体热羽流形成的自然对流之间的耦合作用所影响下的人体微环境形成机制以及人体热舒适特征。同时,确定了在置换通风方式下不同送风速度、送风温度对调控和改善人体微环境和热舒适性的有效性与敏感性。 西安交通大学吴小舟 接下来由西安交通大学的吴小舟做了题为《辐射空调房间供暖期室内热环境及通风效率实验研究》的主题报告,报告研究了低温辐射吊顶供暖系统分别与混合通风系统和置换通风系统复合时办公房间室内热环境参数分布及新风系统的通风效率。结果表明:当辐射吊顶表面温度变化范围为25~29℃、送风温度变化范围为15~19℃及以换气次数表达的新风量等于4.2h-1时,低温辐射吊顶供暖与混合通风房间室内垂直温差较小,不超过1℃,新风系统的通风效率大约为1.0,而低温辐射吊顶供暖与置换通风房间室内垂直温差较大,最大能达到4℃,新风系统的通风效率为1.1左右。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孙天宝 会议最后,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孙天宝做了题为《普通恒温室改造成洁净室的技术难点分析及处理措施》的主题报告,主要从人体热平衡原理、辐射供冷供暖系统控制、独立新风系统、常见辐射空调系统、测试系统及测试工况测点布置等方面做出讲解并得结果:普通实验室改造成洁净室,在工程设计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方便设计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在以后工作处理相应问题。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讲解,并总结出两项关键点即:风量与扬程。 在主题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与报告人进行答疑互动,现场氛围火爆。 暖通空调在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视频录制,观看地址:http:pic.51hvac.com/2015car/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