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十三五”太阳能供暖、制冷领域将呈五大趋势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2015-09-23 09:25:05
    近年频现的雾霾天气引起政府与民众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要拿出切实措施解决城镇和农村煤炭替代与用能结构调整;2015年6月30日,李克强总理代表中国向国际社会公布:根据中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这既是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完成的积极动作,也是中国政府向国内外宣示中国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态度。北京冬季奥运申办委员会则承诺,到2022年冬奥会赛期前,PM2.5平均浓度与2012年相比下降45%左右。

    在我国,三北地区是强制性采暖区,冬季的采暖成为雾霾的重要成因。我国“十三五”期间太阳能供热、采暖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太阳能将在煤炭替代和用能结构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9月17-19日在北京迎来的“首届中国太阳能供热、制冷工程技术应用交流会暨工程项目参观活动”综合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各方专家观点,“十三五”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一、采暖区域南移,市场空间逾千亿元

    除传统的冬季采暖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外,东部沿海、长江沿岸、西南等诸多省市也是冬冷夏热地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需求呈上升趋势。据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调研,初步规模仅河北一省就有1000万户左右农户冬季需要采暖,以每户需要30m2集热器测算,仅河北省农户采暖所需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可达3亿m2之巨,我国“三北”地区(华北、东北、西北)是强制性采暖区,但“三北”之外的华东、华中、西南地区的冬季也非常寒冷,因此太阳能采暖市场非常广阔。

    二、相关支持政策有望密集出台

    根据国家层面及相关省市出台的应对气候变化、及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十三五”太阳能热利用发展规划起草等工作中已把太阳能采暖、制冷列为主要发展方向,相关省市有望密集出台示范与推广政策。

    三、太阳能与多能源互补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试点有望逐步展开

    1.通过重点研究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燃气、热泵、地热、电、生物质能等)有效的结合匹配方式,提高太阳能保证率,所开发出的性能稳定可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

    2.太阳能与多能源互补系统的集成配套产品,特别是集成控制技术,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运行经济性的配套产品;

    3.结合不同能源的特点,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的温度需求,太阳能与其他能源互补方式和配合理性,并积累最佳节能效果技术数据的系统;

    4.研究太阳能季节性和跨季节蓄热技术在多能源互补系统中的应用;

    5.研究太阳能与区域热力系统和电力系统联合运行技术;

    6.研究太阳能与多能源互补系统在工农业领域应用特点、适用范围。

    四、太阳能制冷及应用技术研究将加速

    1.研究低温集热器的太阳能制冷技术,以及热水、供暖、制冷联供技术,积极扩大示范项目范围;

    2.研究中温集热器的高效太阳能制冷技术,开发出效率高,成本较低的产品,建设应用示范项目;

    3.研究集热与制冷集成技术,开发出功能适宜,可靠性高的控制装置;

    4.研究集热、制冷、蓄热结合和多能源互补技术;

    5.加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建筑热水、供暖、制冷联供应用试点数量,积累数据和经验。

    五、示范项目力度将加大

    1.预计将建设包括规模化的太阳能热利用供热示范项目逾百座

    学习国际先进太阳能区域供热的经验,充分发挥光热在中低温技术成熟和大系统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制定我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新能源应用产业园区、绿色能源示范县、区中可再生能源供热实施计划。行业专家分析认为“十三五”期间太阳能热利用要结合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新能源应用产业园区、绿色能源示范县、区建设,在适宜区域建设大型区域供热站数量达到200座,集热面积总量达到400万平方米,采取在非集中供暖地区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建和在集中供暖地区与既有供暖系统改造等方式,区域供热站的太阳能贡献率要逐步达到30%,系统寿命要逐步提升到20年。积累经验,为在2020年后全国推广打下基础。

    2.大采暖区农村建筑太阳能热水、采暖示范项目有望超200万户

    “十三五”期间在全国15个采暖省份的乡镇扩大河北省农村建筑采暖示范项目,全国1亿农户冬季需要采暖,以2.5%示范比例,建筑总面积为2.5亿平米,年均改造5000万平米,惠及50万户家庭,平均每省3.3万户,每个县约300户,假设政府补贴30%,个人出70%。系统寿命期15年以上,可为2020年以后全国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按每户一个采暖季节约标煤4.36吨测算,全国1亿农户可替代标煤4.36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1.3亿吨,将为改善北方地区空气质量,减弱雾霾,建设美丽乡村,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3.太阳能全年综合利用的供热、采暖、制冷示范项目有望建设200个

    结合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新能源应用产业园区、绿色能源示范县、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省、示范城市、示范县等建设,特别是在华东、华中、华南经济较发达的适宜地区,开展太阳能全年综合利用的热水、采暖、制冷示范项目200个,集热面积总量达到40万平方米以上,在保证替代常规能源和节能效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性能系数,总结适合不同地区的数据,太阳能保证率达到40-70%,系统寿命期达到15年以上。

    4.工农业应用示范项目,总集热面积有望达到2000万平方米

    结合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新能源应用产业园区、绿色能源示范县、区等建设,开展太阳能干燥、工业热水、水产养殖、温室培育和种植,大棚恒温等工农业应用示范项目,集热面积总量可达到2000万平方米,系统寿命逐步达到15年以上,在保证替代常规能源和节能效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太阳能贡献率。

    六、太阳能蓄热、太阳能采暖技术及应用已初获成效,但十三五期间尚待加强研究的有6大课题:

    1.开展太阳能蓄热技术的研究。重点研究太阳能蓄热材料和蓄热系统,掌握性能稳定可靠、低成本的短期蓄热和季节蓄热技术。研究开发太阳能蓄热及主被动式采暖系统的集成配套产品,特别是集成控制技术产品。

    2.推进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的提升与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加强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热工设计研究,提高太阳能贡献率、集热部件的热效率以及热舒适度;形成针对不同区域的参考图集及配套技术方案;形成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估方法、检测方法。开展区域性应用试点。

    3.开展主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提高太阳能保证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4.开展主被动结合,多能源互补的采暖技术的应用试点;

    5.研究太阳能蓄热与主被动结合的太阳能采暖技术应用;

    6.加强区域供热的技术研究,包括大系统集热、多能源互补、系统集成、控制系统、蓄热、太阳能与区域热力系统联合运行、太阳能和电力系统联合运行等技术。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普及速度的加快,我国“十三五”期间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在采暖、制冷应用市场潜力巨大,不计算国外出口市场,仅我国国内市场空间预计即可达数千亿元之巨,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效应也将更加显著。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malinlin123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