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高库存或诱发2015冷年 空调业持续价格战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佚名 2014-12-03 10:25:53
    10月份以来,由格力掀起的空调行业价格战接二连三上演,由此也引发了业内对空调产业目前库存压力的广泛关注。今年国内空调产业是否真的存有巨量库存?这不仅对空调制造商是一个挑战,而且对上下游产业链也是一个考验。因此,有必要对空调产业库存问题加以分析,看看巨大库存存在的真实性。

    库存到底有多大?

    今年行业库存在1800万~2000万套左右,创历史新高。

    “十一”前夕,一场猛烈的价格战由空调一哥格力点燃。业内普遍将格力发动价格战的原因解读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竞争对手在渠道变革上动了格力的奶酪,二是半年报显示格力数据落后于竞争对手,三是格力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其中,库存压力被认为是此次格力价格战的直接诱因。

    在阐述行业面临巨大库存压力时,有消息称2014冷年结束时,国内市场空调库存达2800万套,金额超过500亿元。果真如此的话,这一库存量显然处于历史最高位。不过从相关研究机构的数据看,厂商2014年8月底库存为700万套,与2012年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基本持平,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00万套,虽还处于较高水平,但还是较为合理的。

    事实上,上述两个数据相差巨大,主要原因是统计口径不一。数据研究机构显示的700万套,是指制造企业的期末库存。而市场上所说的2800万套,不仅包含制造企业的库存,还包括流通渠道内的商业库存。

    从制造企业的库存来看,700万套与历史高位基本持平,这对厂家来说并没有多少压力。如果从市场2800万套来说的话,这比2012冷年末同期多出1200万套,必然对厂家、渠道构成不小的压力,特别是经销商的压力更大。由此可以看出,2014冷年结束时,库存是大了一些,但制造商的库存还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据行业人士分析,今年行业库存(制造商+渠道)应该在1800万~2000万套左右。因此制造商、渠道商不应该被市场传闻所迷惑,应该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做出科学的判断,并据此做出相应的市场策略。

    天公不作美是主因

    库存居高不下与今年国内市场运行状况及企业策略有密切关系。

    总体而言,2014冷年结束时库存居高不下,与今年国内市场运行状况以及某些企业的市场策略有着密切关系。客观方面来看,第一,空调行业库存走势历来有一年多一年少的交替规律。2012冷年行业库存达1600万套,2013冷年不足1000万套,那么2014冷年按规律又该呈现高库存,现实也符合了历年走势规律。第二,2014年夏季是一个凉夏。2014年夏季,各地基本上都是晴三天、阴两天,很难再出现2013年需求集中爆发的情况。第三,在2013年6月份之前,行业处于节能补贴政策实施期间。而2014年不仅没有了政策刺激,还得为政策结束后的退出效应买单。消化政策因素需要一定的时间,需求减少必然导致库存的增加。

    而从主观方面来看,第一,有了上一年旺季断货而失去商机的教训,今年在惯性思维推动下,多数制造商依旧加码生产,为旺季储备货源。结果不仅旺季需求减少,又遇到气象条件不配合,最终结果是因销售不畅而留下巨额库存。第二,行业主流品牌为完成销售量主动加码。行业龙头格力曾经与一家互联网企业打赌,公开表明要每年增加200亿元的销售收入。但是今年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的经营并未达预期。因此,原本在旺季结束后应该主动减少生产,但格力为了完成公开承诺的目标,不但没有减少生产和促销,反而加大生产力度,并且采取商业手段把产品压向渠道经销商,因此造成渠道库存超越历史水平。

    或诱发持续价格战

    在今年淡季高库存的背景下,2015年的空调市场仍然会较为艰难。

    高库存对2015冷年的市场肯定会有影响。从不利影响来说,第一,这会占用资金,造成企业现金流的短缺。第二,加大了制造环节的排产难度。目前的高库存是在透支未来,虽然现在市场维持了一定的景气度,但进入2015年需求就会减弱。造成上游制造环节在排产上的困难,继续排产将意味着加剧库存沉淀,不安排生产企业则陷入停产。第三,对于渠道以及终端来说,高库存就意味着价格战。价格战再现,一方面削弱了厂商的赢利能力;另一方面会破坏行业的经营环境,会对产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当然,适当的库存也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即有迫使渠道商、经销商加大推广力度的功能。但前提是,库存一定要适当,既不能太大,造成经销商的逆反心理;也不能没有,任其淡季轻松无为。总之,在今年淡季高库存的背景下,2015年的空调市场仍然会较为艰难,不论是厂家还是商家,都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积极应对。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pppp1221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