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绿色建筑标准将在2015年实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李果 2014-11-18 09:30:15
      《建筑能耗标准》有望在2014年年底生效,并在“绿色建筑”推广方面进一步确立以市场为主体的地位,从而逐渐取代过去政府强制推广的方式。这是记者在11月15日召开的第十一届绿色人居论坛上获知的消息。

  据悉,2014年我国建筑节能方面投入将超过40亿元,到2015年,全国新增绿色建筑面积将达到10亿平方米以上,2020年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提升至50%。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表示,在绿色建筑方面,一项新国标《建筑能耗标准》有望在2014年年底生效,目前已经在公示阶段。而住建部今年6月发布公告,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记者获悉,包括《建筑能耗标准》、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都将进一步明确政策指导和对企业的激励、补贴机制,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市场化”进程。

  绿色建筑的“节能”悖论

  根据中国在2006年3月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此后中国政府开始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修建,并且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逐年递增。而根据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绿色建筑新建比例要达到50%。

  但江亿指出,近十年中国出现的一大批绿色建筑中,实际运行能耗都高于一般建筑。

  “如美国获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 认证的绿色建筑中,70%实际运行能耗高于同功能一般建筑,近来对中国获得三星绿建标志建筑的调查也发现类似情况,”江亿说,“美欧近20年新建的商业建筑,采用高效节能技术,但大部分建筑实际能耗反而高于以前同功能建筑,这是由于使用模式、运行方式和服务水平不同,能耗也不同。”

  同时,绿色建筑在中国建筑市场推广并不顺利,目前仍以政府强制推广为主。主要原因是在政策指导、激励与补贴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并不愿意增加建造成本。

  招商地产是目前国内少数推行绿色建筑的企业,招商地产首席绿色低碳官胡建新表示,招商地产做绿色建筑的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首先把能耗的量降下来,再把提高能效做上去。在推进绿色建筑项目的时候,会在经济效益方面做出让步,从而获取‘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平衡’。

  大数据服务绿色建筑

  江亿介绍,在中国控制能耗总量的背景下,建筑节能的目的是保持实际能源消耗量不增长,而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总量和单位面积实际的消耗量是最主要的目标。但从实际情况看,近年来除了北方采暖的单位面积能耗在下降,其他各项用能例如公共建筑、农村住宅等能耗都在持续的上升。

  美国能源基金会建筑项目主任莫争春在上述论坛中指出,建筑能耗已成为与工业、交通能耗并列的三大能耗之一,建筑能耗大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0%-30%。

  江亿表示,在保证我国各部门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情况下,未来建筑能耗最多也不能超过社会总能耗的25%,即10亿吨标准煤以内,这一用能总量不包括安装在建筑物本身的可再生能源。

  但是从2012年的数据来看,现有建筑能耗已经接近7亿吨标准煤的商品能耗,还要再加上相当于1.2亿吨标准煤左右的没有纳入到商品能源范围的农村使用的生物质能源,“这样,我国今后10年内可以承受的建筑运行总能耗的增长幅度不能超过20%,考虑到目前建筑总量的持续飞速增长,能否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将是严峻的挑战”,江亿称。

  而在未来,莫争春建议利用大数据进一步为“绿色建筑的规范化运行服务”。

  “全球70%的节能潜力在30%的建筑中。在下一轮全球化竞争中,大数据极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间竞争的利器。” 莫争春说。

  莫争春介绍,以纽约市为例,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通过对建筑年度能耗数据的共享与对标,已经实现了对纽约市建筑耗能的全面监控。

  通过中美之间的绿色建筑实际节能程度对比,莫争春建议中国政府建立、监督和完善建筑能耗公开制度,加强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与工具开发,培育新兴能耗数据分析与服务的机构。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pppp1221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