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区域先行 太阳能采暖商业化萌动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许意强 2013-11-26 11:19:47

   本报记者 许意强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牵头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供热实施方案指导意见”已经于日前正式定稿,并将于今年底前发布。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可靠渠道获得的消息显示,在这一指导意见中,太阳能光热将作为可再生能源供热的第一选项,与风能、地热水热、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一起,承担起改变我国冬季采暖“重电轻热”局面的重任。
 
   太阳能采暖区域先行
 
  11月12日,《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太阳能季节性蓄热采暖应用技术研讨会”上获悉,国内首个大规模商用的太阳能季节性蓄热采暖项目在河北经贸大学落成,并于2013年采暖季前夕全面投入使用,在未来15年内可通过太阳能采暖保障全校近3万师生冬季采暖及洗浴热水需求。
 
  近年来,一进入冬季采暖时节,北方大部分城市的空气指数经常出现爆表。一位石家庄的出租车司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最恐怖的天气,是去年我连续59天没有看到太阳。”同样,北京市空气污染30%来源于传统的采暖方式,焚烧煤炭被认为是产生雾霾的罪魁祸首。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以其节能环保、分布范围广、易于利用、可再生等优势,成为取代煤、电等能源的重要手段。早在2009年,北京开始在平谷等郊区试点“政府、企业、居民各自承担三分之一”方式推动冬季太阳能采暖替代煤电采暖。《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北京市农委了解到,平谷在南宅、将军关、挂甲峪等五个村新民居建设的太阳能采暖供热系统,运行三年多来户采暖费用比煤、电、燃气等常规能源节约65%以上。
 
  同样,天津在各区县也在采取地热供暖、煤改燃等多种节能减排方式进行冬季采暖,部分区县每年减少燃煤使用可达近10万吨。
 
  此次,河北经贸大学太阳能季节性蓄热采暖项目,由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日出东方太阳能提供全套技术及产品,通过建设1.16万平方米太阳能集热面积,创造性地借助228个89吨的水箱将春夏秋三季的太阳能热能进行存储转化为冬季采暖和热水,总蓄热容量达到2万多吨。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检中心副总工程师张昕宇预计,以太阳能蓄热系统运行寿命15年计算,该项目可减少2.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电7000万度,节约标准煤9464吨。对于学校来说,则是直接减少了每年2000多万元用于燃煤采暖的投入。
 
  目前,欧洲、北美对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的市场化应用已有几十年历史,过去主要用于单体建筑内。近十余年来,包括区域供热在内的大型太阳能供热采暖综合系统的工程应用有较快发展。据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讲运介绍,“北欧、中欧等主要国家如瑞典、奥地利、丹麦、挪威等国家太阳能采暖综合系统的应用比例已达到50%”。
 
  太阳能采暖的社会效益和商业前景异常诱人。据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太阳能集热面积保有量达2.577亿平方米,每年可节约3866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04万吨。而太阳能采暖的占比不足1%,空间巨大。
 
  商用化成最大拦路虎
 
  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与风能一样,受到季节和天气的影响,能量存在不稳定性和非连续性。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透露,“因为存储和并网的问题,2012年我国仅风能发电就浪费了300亿度。同样,季节性的能量存储技术问题以及太阳能与其它清洁能源的多能互补,一直困扰太阳能采暖的推广”。
 
  经过10多年时间的探索,四季沐歌、皇明、力诺瑞特、桑乐、桑普等多家太阳能光热企业,已掌握太阳能采暖的产品技术布局。日出东方太阳能董事长徐新建透露,“作为中国第一家实现太阳能采暖大规模商用的企业,日出东方通过开放融合的产业化思维,将太阳能、空气能等产业打通发展。”
 
  尽管技术难题已突破,但在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谢光明看来,“太阳能采暖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着房地产开发商认知不足,多是被政府强制推动,主动性不够,在项目招标过程中存在应付差事情况。同时,一些建筑设计部门增加了太阳能系统带来建筑成本增长,但整体项目效益提升并不明显,也无法形成利益驱动。”
 
  近年来,一些企业在太阳能采暖的推广和应用还过度依赖政府的政策驱动。《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与国家发改委即将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供热指导意见相配套的扶持政策还在讨论过程。据参与意见制定的一位企业人士透露,“在指导意见制定过程中,企业提出国家从政策角度给予太阳能采暖一定补贴,但都没有下文”。
 
  北京市农委在总结前期的郊区太阳能采暖项目试点时提出,“北京农村太阳能取暖不能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一是只凭太阳能取暖不能满足百姓的日常需要,二是太阳能取暖还需要一定的投资”。
 
  如何为太阳能采暖的快速推广在企业、市场和消费者之间找到一条可以快速商用化的道路,成为当前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孟宪淦看来,“关键还是要探索‘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究实效’的新型利用道路。在发展太阳能采暖项目时,在技术上要坚持太阳能与其它清洁能源的互补,在商用化推广上,除了国家要太阳能采暖给予扶持,企业还可以探索EMC、BOT等投资方式,实现利益共享。”
 
   全球当前最大太阳能采暖项目位于丹麦爱尔兰岛,这一工程太阳能集热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以太阳能光热为主并配有生物质能锅炉和水源热泵作为辅助加热系统,采用地下蓄水池储热方式蓄能,跨季节交互使用,为整个岛上2000多户居民和工厂全年全天提供热水和冬季采暖需求。项目采取前期居民直接投资,政府后期分阶段给予使用清洁能源补贴的方式实现持续运作。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cuilei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