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区域市场的合力,保障区域能源安全
随着亚洲各国共同应对诸多挑战,亚洲的区域合作和一体化也正在加强,在次区域尺度上尤其如此。 联接起来的电力和天然气网络可以产生巨大的区域性能源市场,规模化的市场运作将大大提高效率。更加紧密的能源联系在短期就可以获得许多收益。在区域合作和一体化中,优化需求管理和增加清洁、经济的能源供应将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由于亚洲国家在能源领域具有互补性的比较优势,加强建设管道等基础设施,将带来潜在的能源交易巨大收益。在技术和商业层面,实现跨境协同、建立区域一体化是可行的,现在缺乏的是亚洲国家为能源市场和必要基础设施建设而合作的政治承诺。
一、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电力和天然气输送系统。
互联电力系统。建立互联电力系统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实现更高效的燃料储存,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相对于小型电力系统,大型电力系统由于有规模化和多元化的发电结构,通常能以更低的单位成本提供电力,并且大型系统通常每度电使用更少的一次能源。
互联天然气系统。互联天然气系统可以实现类似的经济效益和效率。有些地区的天然气供应量超过了国内能源需求量,而相互联接的能源市场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闲置的自然资源创造出口收入,满足发展需求。跨境输气管道建设能够促使建立能源分配网络,为沿线区域提供经济发展机遇。
用智能电网集合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常常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需求地区距离较远,智能电网将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同人口密集、经济活跃的市场相联接,体现出较高的成本效益,可以促进亚洲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二、区域合作与一体化面临的障碍。
统一的欧洲电气市场对于如何推进标准化提供了示范。欧洲的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英国电力行业的自由化为开端,打破了国有电力垄断,代之以竞争性的电力市场。其他一些西欧国家也推行类似的自由化,减弱国家在电力服务供应中的影响。
那么亚洲在能源市场一体化方面将有多大潜力呢?从技术和商业角度,亚洲国家也完全有条件建立更广泛和深入的能源一体化合作,但实现这一目标必定会面临一些挑战。
1.区域一体化的技术挑战。联接电网和天然气网需要标准化的管理规范、定价和合同。尤其是电力,必须有统一的至少是兼容的技术标准,以保证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同样的,统一的区域石油市场的顺利运行也需要标准化的石油产品技术规格,以确保供应商公平竞争。统一的环境标准可以消除生产成本的扭曲。
2.区域一体化的政策挑战。实现次区域的一体化可以作为最终建立泛亚洲能源市场的第一步。在高度一体化的欧洲能源市场中,次区域层面的竞争也是最健康的。虽然亚洲次区域能源市场的一体化并不缺少国际支持和专业技能,但能源市场自由化不足,导致能源价格竞争市场不完善,新投资无法对市场信号进行响应。
建立统一的能源市场,创建亚洲能源更光明的未来
前面的分析表明,发展中的亚洲亟须采取有力的政策行动来创建光明的能源未来,让每个亚洲人都能以可负担的成本享有充足的清洁能源供应。为此,亚洲必须在多个领域提供广泛的政策支持,包括建立统一的市场、努力遏制需求、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实现能源可负担、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等。
一、建立统一的亚洲能源市场。亚洲应努力到2030年建立起泛亚洲能源市场。要实现能源领域的区域合作和一体化,首先要建立部长级工作组研究欧洲经验,建立政治意愿,共享更多国家电力行业的信息,建立更加均衡协调的管理规范、标准及定价政策。
二、遏制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亚洲必须立刻采取具体行动来控制需求。比如,用针对性补贴替代低效的一般能源补贴,来提高效率和关注穷人需求,是政治上可行的一种方式。把碳税的税收收入用于降低清洁能源的成本,可以减少碳税对经济活动的不利影响,并减缓全球变暖。对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亚洲来说,制定“绿色城市”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亚洲应当在中长期努力中实现能源结构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尤其要努力改变各国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局面。亚洲进口中东石油的份额由1990年的33%上升至2010年的48%。对单个地区石油的依赖不断加深,在交通和工业方面又缺乏石油替代品,这都对亚洲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充足性形成威胁。
四、实现可负担的能源获取。亚洲要优先发展穷人可负担的能源。2012年亚洲仍有约7亿人口缺乏电力和燃料等基本能源,占亚洲总人口的18%。世界上大部分缺乏能源的人口都居住在亚洲。亚洲应开展专门项目支持穷人使用能源。可以考虑对穷人的生活必需用电实行低电价,或者财政仅对生活必需用电量进行补贴。此外,应促进开发能用来解决穷人能源问题的新技术。亚洲较富裕的国家应帮助较贫穷的国家,应向能源匮乏国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因为所有国家都将受益于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
五、加强能力建设支持未来创新。亚洲应扩展和深化知识资本,以更好地支持能源投资。能源行业只有以知识为基础才能实现现代化。亚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用户,必须意识到自身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关键角色,积极建立相匹配的研发能力。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