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绿色地产”成为房地产商力推的新概念,并以此彰显项目之高档,就势推高售价。这种炒作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正确认识。 事实上,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格和高成本,绿色建筑的发展道路定位绝不是在高端化、贵族化。
自古以来,中国便有很多传统建筑,巧妙借助自然条件、身边材料设计建造,不仅成本低廉而且节能健康,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建筑。比如延安的窑洞冬暖夏凉,造价又很低,是典型的绿色建筑。新疆一些地区的特色民居,老百姓就地取材,用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成建筑材料砌墙,保温性非常好,也是绿色建筑的代表。在当代西方国家为开发更加节能的空调系统大费脑筋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建造了大量就地取材、顺应自然的绿色建筑,通过自然通风解决了问题。这充分说明,绿色建筑不是应用尽可能多的高科技节能技术,而是需要在建筑的设计、建造、运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尽可能贯彻资源节约、减少排放的绿色理念。
真正的绿色建筑,不应以造价昂贵为标签,而应在建设过程中践行环保,在实际运营中实现节约。即使因为不可抗因素使用了价格相对较高的耗材,也要学会算细账,算总账。以建筑外墙为例,很多开发商因为顾虑建筑成本而选用保温性差的外墙材质。实际上,在使用过程中,无效采暖供冷所浪费的能源价值往往大大超过这一额外成本。因而推广绿色建筑不仅要算成本账,还要综合核算社会效益。
归根到底,绿色建筑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理念。只有面向市场,让老百姓住得起、用得省,这样的绿色建筑才有生命力。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