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广州八成中央空调未按要求清洗 宁愿被罚

来源:新快报 作者:佚名 2013-03-21 10:03:52

      省室内空气质量协会会长呼吁为行业立法,落实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抽查制度

  ■统筹:新快报记者 尹政军 王华平

  ■采写:新快报记者 尹政军 王 颖

  穿过的衣服不清洗容易滋生细菌、地板长时间不打扫容易积聚灰尘,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但是广东省室内空气质量协会会长顾士明说,这样的污染都没有广州市数万套中央空调系统严重。他说,广州市有八成以上的管道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清洗,有些甚至使用了十多年都未进行过清洁。

  记者调查发现,各个公共场所管理者或因不知情、或因资金问题,对隐藏在天花板后的中央空调管道清洗问题、对空调系统污染可能致病的危险因素视而不见。中央空调清洗行业最需迫切解决的立法问题也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然而卫生部出台相关规定已有两年之久。

  宁愿被罚款也不洗

  “因为没有相关的配套法规,广东对于这方面的管理可以说是处于空白。”顾士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空调监管之所以产生问题,最主要在于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负责。卫生部虽然下文提出要求,但是广东省卫生厅除了在2012年对星级宾馆相关人员举行过一次集中培训之外,就没有对这项工作进行宣传并落实到位;疾控部门也只是尽了作为检测部门的职责;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管理权限也只是在设备的安装前和安装期间为止;环保部门则明确向室内空气协会表示,他们只负责室外环境空气质量的监管。

  顾士明说,虽然广东省卫生厅在2011年12月31日颁布了关于印发《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的管理办法》等三个规范性文件,2011年2月国家卫生部80号文也明确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检测进行规定,但是执行情况让人担忧。

  “除了中山市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需要出示两年内中央空调系统清洗证明、一年内空气质量检测证明之外,广东省其他县市对这两项国家和省的规定都没有严格执行。”顾士明说,这样的情况使部分中央空调管理者心存侥幸。相对于几十万元的清洗费用,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处罚金额也导致部分管理者宁愿挨罚。

  从业资质参差不齐

  据顾士明介绍,从事空调清洗行业必须取得省疾控中心颁发的专业清洗机构乙级资质,且还要有行业协会A、B、C等级能力推荐。据广东省室内空气质量协会统计,省内共有26家进行工商登记和等级评估的正规企业。“整个广州的清洗量也不过1300套,相对于几年前广州中央空调2万套的统计数字,哪怕加上一些非正规企业清洗的空调数量,我敢说八成以上的空调没有按照规定清洗。”

  广州清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刘兵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行业协会的指导价是20元(清洗)一平方米,但现在有些公司给出了10元的价格,按正规程序来做是要亏本的”。他介绍,便价收费敷衍了事,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京沪细则“拿来可用”

  据了解,早在2010年11月,北京市就已经颁布了《北京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比卫生部80号文还早近5个月时间,而上海市的同类管理办法也在卫生部80号文颁布5个月后颁发。但目前,广东的配套文件还未出台。

  顾士明说,他曾以行业协会的名义,向广东省人大、卫生厅等部门几次递交了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但直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答复。

  “其实北京、上海的管理办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明确哪些地方需要申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明确了卫生部门主管这项工作,明确了一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宣传教育由卫生、司法行政等部门负责等等。”在顾士明看来,广东省的立法甚至可以将京沪的管理办法照抄。

  同时,他希望主管部门能够建立中央空调空气质量的抽查制度,使公众场所的空调保洁工作常态化。

  呼吸疾病专家:

  空调长期不清洗存病菌感染风险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赖克方教授昨日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由室内空气造成的呼吸道疾病有上升的趋势,而中央空调长久不清洗,除了会造成传染性、病毒性疾病之外,甚至会引出极度危险的军团菌感染。

  赖教授说,军团菌致病之后病人表现出来的病征与重症肺炎很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难,比普通肺炎临床表现更重,治疗起来也更棘手一些。

  而据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员介绍,中央空调系统中存在较多的是能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军团菌。军团菌喜欢藏身于各种水源中,尤其在空调冷却水中和人工管道水中广泛存在军团菌可导致军团菌病。冷却塔和空调风机一旦把含有军团菌的气溶胶吹到空气中,人在正常呼吸时,就有可能患上军团菌病。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cuilei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引领智算中心的冷却技术,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专访维缔技术全球专家Simon Brady与高级经理王超女士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