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在线原创] 关注民生----上海地区冬季供暖技术论坛会系列报道之二 张旭教授:长江流域住宅供暖技术方案
近日,由上海市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备与环境分会上海市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关注民生----上海地区冬季供暖技术论坛会”在上海举行,来自设计院、高校、企业等相关专家和行业媒体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同济大学张旭教授
本次技术论坛会由寿炜炜总工主持,与会的30名专家对上海地区冬季供暖现状及解决途经进行技术研讨。
同济大学张旭教授做了题为“长江流域住宅供暖技术方案探讨”的报告,报告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一、采暖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二、长江流域供暖现状调研与分析;三、供暖产业链分析;四、供暖技术方案及存在问题探讨。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 ℃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才宜采用集中供暖。而长江流域属于夏热冬冷地区不能够满足这个条件,因此传统上此地区不考虑冬季采暖,在计划经济时期,该地区属于不设置集中供暖地区。
报告中提到了长江流域冬季供暖的热点话题,比如有,夏热冬冷地区供暖主要指的什么类型建筑?住宅是否应该供暖?(其中有政策、标准、金融等方面的问题)冬季供暖配套建筑节能技术体系,热源集中或分散(基础设施),用电、燃气或煤油哪个更合理,合理的末端形式(对流、辐射),如何构建针对该气候区供暖产业链。
长江流域供暖需求
清华大学、上海建科院、重庆大学等机构在长江流域的调研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城镇住宅采暖年平均单位面积年耗电量约为5~6kWh/m2;而在气候相近的法国中南部地区,其年采暖耗电量达到20~60kWh/㎡。长江流域各个省份冬季用电峰值负荷与夏季已经基本持平,说明冬季供热能耗是空调能耗中不能忽视的,所以,在围护结构的确定时,应对冬夏两季进行充分考虑。
通过对上海地区采暖能耗调查表明,2007-2011年的39户住宅的采暖电耗,最大8.9 kWh/(㎡•a),最小1 kWh/(㎡•a),均值2.9KWh/(㎡•a)。2009年冬天对785 户居民的调查表明有超过90%居民使用空气源热泵供暖,使用燃气壁挂炉用户1%,较多居民采用电加热辐射器、电暖风机、电热毯作为辅助取暖设备。通过对上海地区居民行为调查得知,居民即使在冬季也非常喜爱开窗通风,日均通风时间9.4h,69%居民选择先增加衣服,而不是开启采暖设备,采暖设备的实际使用频率不高。
张教授认为,长江流域地区目前住宅采暖能耗仍维持在很低的水平,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的采暖模式,冬季室内环境并不舒适,上海地区有较大的冬季供暖需求。
供暖产业链
供暖产业链包含了建筑围护结构体系、建筑施工、热源及末端设备。其中建筑围护结构体系包括了墙体保温体系、高性能窗户、户间传热、房间气密性、通风模式;建筑设计施工包括了能源政策、咨询、设计、施工;热源及末端设备包括壁挂炉、家用空调、热泵热水器、辐射地暖、散热器、计量控制。
住宅分散式供暖技术方案
住宅分散式供暖技术方案有:集中供暖方面有分楼锅炉房和地源热泵的方式,家用热泵型空调器,壁挂炉加辐射供暖,热泵热水器加辐射供暖;此外还有油汀、电辐射、电热毯、电热膜等电加热器,而日本、韩国常用煤油炉的方式。
报告对不同供热方式能源价格费用进行了比较,单位供热量费用比较基于能源价格与系统效率,能源价格按照上海地区能源价格取:平均电价0.86元/kWh,天然气2.5元/m3,煤炭价格800元/吨。各系统热效率按下述取值:风冷热泵2.86,壁挂燃气炉+地板辐射采0.9, VRV系统3.3,分体空调3.1,燃煤集中供暖总效率0.6,地源热泵3.8。
张教授对报告进行了总结,他认为,1、 采暖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2、目前长江流域生活模式处在欠消费阶段,未来可能会有阶跃型快速增长;3、现有分散式供暖技术中,按照我国能源结构1)直接电采暖不经济,效率低 ;(2)分体式空调器采暖间歇调节方便,采暖价格便宜,效率高,房间热分层明显,人在不同房间活动,温差比较大,热舒适性较差;(3)壁挂炉+ 地板辐射地暖,连续供暖舒适性好,温度分布均匀,辐射末端能利用低品位能源,但存在安全性,且运行费用较高,且有小区局部排放的问题 ;热泵型热水器+地板采暖,效率较高,供暖费用较省,但热水温度受限制,可能有厌氧菌繁殖的问题,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改善;4、 该地区住宅的供暖仍然将维持用户分散式供暖的形式,部分空间部分时间的采暖行为模式和较低的采暖能耗仍然将是该地区的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连续供暖的住宅将增加,高效率低能耗的分散式热源,是解决该地区供暖的关键技术。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