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江亿:发展吸收式热泵能更好的推进供热节能

来源:暖通空调在线 作者:崔磊 2011-10-24 22:21:47
http://down0.51hvac.com/down/uploads/120418/1_0Z933958.gif
专题
“吸收式热泵技术”专题汇集和整理了大量的近些年来关于吸收式热泵技术的论文、新闻资讯等资料,以及可供大家学习的基础性的知识..
[暖通空调在线原创]

      暖通空调在线报道:10月24日,2011中国制冷学会年会在南京钟山宾馆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研究院、科研机构、企业以及行业媒体参加了开幕式。中国制冷学会年会是中国制冷学会主办的系列学术大会,学会自2005年起开始全力发展,本次以搭建本领域学术、技术信息交流的精品平台,该会议重点关注学术应用技术领域的最新热点问题和前沿进展、探讨理论研究和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做为本次学术年会的媒体支持单位,暖通空调在线对大会进行了全程视频直播(地址:http://topic.51hvac.com/2011car/index.html)。

 

江亿院士做报告

 

      上午,清华大学教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做了题为“吸收式热泵联合循环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的报告,报告首先指出目前北方供热能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构成。随后,报告分别对燃气锅炉、利用吸收机回收排烟中的余热、吸收式水源热泵、高效的燃气热电联产等进行了阐述。

 

      报告指出北方集中供热系统节能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于寻找足够的热源、把各类不同温度的热源优化组合以及解决热量的长距离输送问题,而吸收式热泵能够在解决上述三个问题中起到关键作用。

 

      对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革命,同样装机容量,同样燃料消耗,同样发电量下,输出的热量增加35%~50%,如果进一步在末端采用水源热泵,则总的输出热量为目前常规方式的160%~180%从地下取水量仅为电动水源热泵的1/4同样的城市管网,同样循环水量,输送的热量增加80%按照目前的吸收机价格,增加的投资通过增加的供热能力产生的收益回收,回收期小于3年解决了当前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的瓶颈。

 

      报告分析了城市的热源,我国60%以上的能源用于制造业,这与发达国家的工业能耗仅占 30%~40%有很大不同,制造业能源消耗主要是化工、钢铁、有色,水泥、各种窑炉这五大产业,上述5大高能耗产业的实际用能热效率在15%~45%之间,也就是55%~85%的能源最终是在某一温度下以余热的形式排掉,为了排热,还要大量用水,工业排热是工业耗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业排热大多处在30~50℃温度水平,对室外温度在30℃左右的夏季,这些热量无任何价值,但对外温位于0℃以下的冬季,这些热量具有足够的品位如果这些热量的10%能够被收集来用于民用建筑采暖,则可以满足50%以上的北方城镇民用建筑采暖的热源。

 

      最后,江亿院士指出发展吸收式热泵能更好的推进供热节能,各类压缩式热泵的发展,为建筑节能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压缩式热泵的发展;吸收式热泵在北方集中供热领域的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应用,是实现供热系统形式产生革命性变化的关键设备,应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吸收式热泵的研究,满足新的需求吸收机的企业要“北上”,开辟新的广阔市场供热、热能动力、制冷三个专业合作,发展新的系统形式,共同完成供热系统的设计。

版权声明:本文为暖通空调在线独家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媒体、商业公司、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手段侵犯本网权利。 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暖通空调在线”。其他合作事宜,请联系本网。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cuilei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暖通空调在线专栏作者

    暖通空调在线资深编辑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