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来源:暖通空调在线 作者:三石 2011-03-28 18:35:57

大会现场
大会现场
住建部副部长 仇保兴
住建部副部长 仇保兴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及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于2011年3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之一,在推行绿色建筑、倡导低碳生活方面更加不遗余力。绿色建筑已经进入“十二五”规划草案,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和“大力发展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新型建材及制品”。一场建筑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正在中国大地蓬勃展开。本次大会作为绿色建筑行业影响力最大、最广的国际盛会,紧紧围绕“绿色建筑:让城市生活更低碳、更美好”的主题,向全世界展示了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趋势和成功案例,有助于促进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及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深入开展。

大会分为研讨会和展览会两大部分。根据目前国内国际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实际,研讨会围绕大会主题安排了1个综合论坛和23个分论坛。展览会展示了国内外建筑行业节能减排、低碳生态环保方面的最新技术与应用成果。

3月28日上午为大会的开幕式。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主持。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Robert S. Wang,英国驻华大使馆公使Chris Wood,德国联邦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部环保政策、基建及政策司司长Veit Steinle,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国际关系部主任Paula Abreu Marques,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计划局局长中岛正弘,加拿大卑诗省投资贸易部部长Patrick Bell,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吕锐锋以及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副主席、美国绿色建筑协会主席、首席执行官Rick Fedrizzi。

同时出席开幕式的还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美国能源部、美国能源基金会、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英国贸易投资总署,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建设局、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世界绿色建筑协会,德国能源署、德国驻华使馆,加拿大木业协会、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南非驻华使馆,纳米比亚驻华使馆,气候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法国驻华使馆,巴西驻华使馆,澳大利亚等国外代表团成员均参加此次大会。

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等部委代表;香港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香港房屋委员会、全国二十多个省份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委)厅长;深圳、德州等全国多个大中城市的市长等嘉宾也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28日下午为综合论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做了题为《中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草案》主题报告,在与会人员中引起巨大反响。另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技术工业与经济司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处处长Arab Hoballah,美国能源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办公室资深理事Mark Ginsberg,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Tai Lee Siang,深圳市光明新区工作委员会书记田夫,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建筑研究所总裁Morad Atif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江亿等8位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也在大会综合论坛上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3月29日全天为分论坛,共计23个,主题围绕“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 “绿色施工最新进展”、 “大型商业建筑的节能运行与监管”、 “绿色照明中的新光源和新技术”、 “绿色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及工程实践”、 “创造价值链来交付高水准的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绿色实践与分享”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市”、 “绿色建筑解决之道——低碳与节能的木结构建筑” 、“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数字技术”、 “绿色建材和室内环境优化”、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外墙保温研究及新进展”、 “供热计量改革与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最新发展”、“低碳社区”展开。同期还有德国环境部新建建筑项目结题会--“从pCDM到碳交易,建筑行业节能的新动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年度成果发布会(2010-2011)”及美国能源部半日专场——“绿色建筑远景与技术的结合”举行。大会共计有来自国内外的近200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发表演讲。

3月28日-30日为期三天的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共有美国联合技术、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方兴地产、万通地产、施耐德电气、GE、巴斯夫、道康宁、阿姆斯壮、青岛亨达玻璃、江苏晶和照明等来自国内外的上百家知名企业向与会者展示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及工程实例、建筑智能技术与产品、建筑生态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绿色建材技术与产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工程实践、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与工程实践、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运行监管与节能服务市场、供热体制改革方案及工程实例、新型外墙保温材料与技术、低碳社区与绿色建筑等方面的最新技术与产品。

从2005 年起,经过6年的积累与沉淀,“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的影响力逐年递增,内容与时俱进的发生着变化:

宏观-细化

大会从开始较为关注偏理论的生态可持续的宏观概念层面,到关注生态建材、供热体质、保温材料等微观产品层面,到关注现实可操作层面的示范工程项目及其运营、监管。

#p#

政策-实践

大会内容从政府层面颁布法律法规和倡议宣言,到关注在此法律规范指导下的实际工程项目操作,由节能理念发展到节能技术实践,由单体建筑向发展绿色社区、生态城市,用能由常规能源向清洁能源、由政府推动节能向全民自觉行动的转变。

演讲专家阵容逐年扩大,包括来自世界绿色建筑协会、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地区)的国际机构和国内的专家学者,既有政府官员,又有参与实践的一线工程师。

28日下午为综合论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做了题为《中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草案》主题报告,在与会人员中引起巨大反响。另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技术工业与经济司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处处长Arab Hoballah,美国能源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办公室资深理事Mark Ginsberg,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Tai Lee Siang,深圳市光明新区工作委员会书记田夫,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建筑研究所总裁Morad Atif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江亿等8位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也在大会综合论坛上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3月29日全天为分论坛,共计23个,主题围绕“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 “绿色施工最新进展”、 “大型商业建筑的节能运行与监管”、 “绿色照明中的新光源和新技术”、 “绿色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及工程实践”、 “创造价值链来交付高水准的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绿色实践与分享”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市”、 “绿色建筑解决之道——低碳与节能的木结构建筑” 、“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数字技术”、 “绿色建材和室内环境优化”、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外墙保温研究及新进展”、 “供热计量改革与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最新发展”、“低碳社区”展开。同期还有德国环境部新建建筑项目结题会--“从pCDM到碳交易,建筑行业节能的新动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年度成果发布会(2010-2011)”及美国能源部半日专场——“绿色建筑远景与技术的结合”举行。大会共计有来自国内外的近200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发表演讲。

3月28日-30日为期三天的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共有美国联合技术、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方兴地产、万通地产、施耐德电气、GE、巴斯夫、道康宁、阿姆斯壮、青岛亨达玻璃、江苏晶和照明等来自国内外的上百家知名企业向与会者展示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及工程实例、建筑智能技术与产品、建筑生态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绿色建材技术与产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工程实践、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与工程实践、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运行监管与节能服务市场、供热体制改革方案及工程实例、新型外墙保温材料与技术、低碳社区与绿色建筑等方面的最新技术与产品。

从2005 年起,经过6年的积累与沉淀,“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的影响力逐年递增,内容与时俱进的发生着变化:

宏观-细化

大会从开始较为关注偏理论的生态可持续的宏观概念层面,到关注生态建材、供热体质、保温材料等微观产品层面,到关注现实可操作层面的示范工程项目及其运营、监管。

政策-实践

大会内容从政府层面颁布法律法规和倡议宣言,到关注在此法律规范指导下的实际工程项目操作,由节能理念发展到节能技术实践,由单体建筑向发展绿色社区、生态城市,用能由常规能源向清洁能源、由政府推动节能向全民自觉行动的转变。

演讲专家阵容逐年扩大,包括来自世界绿色建筑协会、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地区)的国际机构和国内的专家学者,既有政府官员,又有参与实践的一线工程师。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cuilei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暖通空调在线专栏作者

    暖通空调在线资深编辑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