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地理》网站1月7日文章,原题:中国寒冷的北方采用建筑科技节能
北京的拥堵交通和珠三角冒烟的大烟囱或许是中国环境问题的最形象画面。但现在,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关注东北工业区,这里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直面西伯利亚的寒风侵袭,住宅每年有6个月时间需要供暖。
该地区各城市正积极推进老旧建筑改造工作。去年,哈尔滨花了110万美元改造200万平方米住宅楼,外墙增加5层涂层,还改善了窗户和屋檐,住户欣喜地称之为建筑物穿上了新“冬装”。76岁的马金杏(音)说:“以前屋里只有12度,现在到了18度。”
在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排量足有4成来自建筑供暖、供电和制冷需求。在中国,已有近3成能耗来自建筑领域,这一比例近30年来增长了3倍,且还在不断上升。2006年启动的十一五计划要求将能源强度降低20%。这是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地方官员为了在2010年底前实现这一目标费了大劲,不惜关闭工厂,最后阶段甚至连医院的电都给掐了。
不过,即便中国真的实现这个20%的目标,也不是因为建筑节能的贡献。美国能源部人士认为,中国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国家补贴太少,难以鼓励市政层面上的投入,国家给的钱都被各城市用来安装计费表了,并没启动要花大钱的建筑改造工作。
不过,还是有几个特例的,其中就包括拥有近千万人口的“冰城”哈尔滨。当地官员预计,2010年的建筑改造将使有关地区的能源效率提升50%。在全中国范围内,现有建筑的合规率也上升到至少98%。
但分析人士认为,上述进步不见得一定能减少能耗,因为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达20亿平方米,这就意味着要生产更多混凝土、钢材,消耗更多能源。此外,现在的居民有更高的空调、照明和取暖要求。因此,即便新建筑符合当前节能标准,其能耗也会高过老式非节能型建筑。
此外,中国的供暖领域效率很低,包括现有定价系统根本不鼓励人们节能。比如说,马金杏每年的供暖费是200元———是根据她的居住面积而非热能消耗来收取的,这就是为何马一时半会不会把暖气温度调低的原因。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已在某些地区启动的供暖价格改革和建筑改造融资可能成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