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际 » 正文

成立AI委员会 美国全方位部署人工智能

2018-05-17 09:58:49
    尽管特朗普和美国科技界的关系并不融洽,但在当选至今的1年半内他已经召开过两次科技大会。上周,在微软和谷歌AI(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举行后,5月10日包括微软、谷歌、脸书和亚马逊等逾30家公司高管齐聚白宫,召开全美第三次科技大会,再度聚焦AI发展。

白宫在会上宣布,要在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旗下组建一个AI特别委员会,在政府、军事、财政、外交、人口和教育等各个领域进行AI深度部署,以保持美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不过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也正在加大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力度,希望在同一起跑线上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

多措并举推进AI发展

特朗普的技术顾问迈克尔·克拉特西奥斯在会上承诺,为推进AI产业发展,美国政府将加大研究经费投入,并将出台其他支持措施。

白宫的总统公开信中显示,自2015年以来,联邦政府对AI和相关技术的公开研究投资增长已超过40%,其中不包括国防和情报部门的非公开投资。另外,去年九月,特朗普还签署了一份总统备忘录,表示优先发展高质量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特别关注计算机科学教育,并承诺拨款2亿美元,附带私人工业委员会资助的3亿美元。

除了增加经费外,克拉特西奥斯表示,在不违反隐私和安全的情况下,AI研究人员将有机会接触更多国家实验室网络,这意味着美国AI行业将得到更多的政府数据。

本次大会上,除谷歌、亚马逊、脸书和微软等科技巨头外,零售商、银行、制药商、汽车制造商和食品公司等行业也均有参会代表。关于业内普遍关注的AI与就业、隐私和网络安全间的矛盾,克拉特西奥斯坦言,“在一定程度上,职业取代在所难免,虽然政府不能坐视不管,但美国必须发扬一贯的适应精神。”关于发展AI的态度,他表示,“我们不曾在贝尔发明电话前剪断电话线,我们也没有在怀特兄弟起飞前束缚航空业。”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白宫的表态意味着美国政府或将通过政策鼓励来刺激AI行业发展。而前两次科技大会,特朗普政府也已通过对科技创新、税收改革、就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移民问题和就业监管等议题的讨论,提出要减少对新兴科技行业的监管束缚。

另外,白宫的总统公开信中还体现了美国政府在军事、政府服务和外交等领域的优势。军事方面,特朗普的国家安全战略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AI对美国未来军事力量的重要性;服务方面,美国总务管理局正在建设AI试点项目,包括政府云平台(GovCloud)等;外交领域,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率领美国代表团参与了2017年和2018年的高度先进国家计划,并与盟友合作,在AI的潜在利益上达成共识,并共同推动AI研发。

应对新兴市场挑战

关于本次AI特别委员会的成立目的,克拉特西奥斯表示,“美国一直是AI的全球领导者,特朗普政府将确保国家始终在AI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虽然美国仍希望在领跑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后,继续接管AI时代,但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AI领域的超前表现已令美国政府倍感压力。

据腾讯研究院数据,截至2017年6月,全球AI初创企业共2617家,其中美国占全球41%,中国占全球23%。虽然新公司数量上美国依然领先,但在初创企业的融资数据上,中国已经反超美国。据调研机构CB Insights统计,2017年全球AI初创企业的融资额达到152亿美元,中国占比48%,已超过美国的38%。

另外,中国已于去年7月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表示,到2020年AI总体技术和应用将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核心产业规模超人民币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人民币1万亿元;到2030年,AI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AI创新中心,核心产业规模超过人民币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人民币10万亿元。

对此,华盛顿邮报援引专家观点表示,美国政府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调用联邦资金来推动AI的发展,以帮助本土AI公司与他国,特别是与中国的企业进行竞争。另外,有消息称,白宫正在研究政策,限制美国公司与中国展开AI领域的合作。去年,美国已加强对中国敏感行业并购案的审查,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和先进材料企业等。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也在AI赛道上穷追不舍,埃森哲数据显示,到2035年AI将推动印度国家收入提高15%,另外印度或将于今年5月底制定一项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国家战略计划。

关于AI国际竞争,高盛此前发布报告表示,虽然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国仍是主导力量,但中国的BAT等科技巨头正在凭人才、数据、基础设施和计算能力四大驱动力赶超美国。与此同时,瑞银也表示,中国和印度吸引了最大规模投资AI的资金,人工智能将塑造亚洲新面貌。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pppp1221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关键词阅读: 通风设备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