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际 » 正文

日本可再生能源政策

来源:暖通空调在线 作者:三石 编译 2013-05-28 10:14:08
[暖通空调在线原创]

    日本福岛1号核电站事故的持续影响再次提醒,此次灾难让日本政府重新审视日本的能源政策,这也许是事故产生的正面影响之一。

    2011年事故所引发的电力供应短缺促使这个国家重新评估它的能源使用,并寻找核能的替代品。

    这个势头在去年可能产生了小幅下降,但来自澳大利亚气候委员会的一份新报告显示了中国和美国这两大碳排放大国的积极行动。由于报告将日本列为第五大排放国,作为能源政策的潜在领导者,它发出了积极的信号。但日本仍有很多工作去做以建立一个切实可行国家能源政策。

    日本有关能效、排放交易机制和可再生能源的行动应该获得政府更大的鼓励和支持。

    澳大利亚的报告将来自气候科学家、政策专家和企业精英的信息、研究和分析进行整合。报告显示所有的经济体都针对能源政策采取行动,尤其是中国和美国。

    日本需要关注调查的结论,并更加努力工作,通过国内创新和国际合作,有效引领全球能源政策的发展。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日本在一个领域里已经成为了全球领导者,那就是能效。能效不仅意味着耗能更小的自动售货机。

    根据日本经济、贸易和工业部的数据,去年日本已经将将能效扩展到住宅和商用建筑以及机械和设备中。

    日本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电力需求减少10%。这个目标是一个合理的,如果政府能够支持并彻底实施相关的政策,该目标也可能会超越。IEA指出,能效将减少全球65%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都是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

    日本也采取了试探性的措施建立了一个排放交易机制,但只在东京和埼玉。这使得日本远远落后于35个拥有完善国家排放交易机制的国家。

    通过提供经济性的激励政策、以市场为基础的污染物控制方式可能并不完美,但所有排放目标设定明确的经济成本使得交易机制更有效,从而他们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必须考虑所有生产的成本。

    在日本,很多中小型的企业抱怨,对于系统碳的计算量并没有超过化石燃料的附加税,金融压力将导致企业转向可再生能源资源。

    发展更强大的碳价格体系并完善它,这将推动日本与其他发达国家齐头并进。今年,中国将开始在选定的省市进行减排交易,美国已经建立了9个地方机制,大多数在加利福尼亚州。日本不应该落后。

    也许日本最大的能源压力,正如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是发展可再生能源资源。日本政府应该向中国学习,那里已经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领导者。
#p#副标题#e#
    2011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的风能发电量增长了36%,太阳能发电量增长了75%。根据气候委员会的报告,中国在清洁能源的投资高达651亿美元,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

    日本不仅要在国内将清洁能源变成现实,还需要推动相关技术的出口。

    目前,日中经济协会,一个位于东京的私人双边经济促进团体,已经建立了一个合作网络以帮助中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日印联合企业已经致力于高效、低排放技术的发展。一旦日本继续发展它的清洁能源行业,这样的合作企业和他们的经济效益肯定会增长。

    美国已经从可再生能源政策中获得了利益。奥巴马总统在他再次当选时曾承诺在他的国情咨文中添加清洁能源的能容。尽管有一些反对意见,美国的可再生能源容量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几乎翻倍。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对于日美双方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合作,并将使双方获利。

    如果没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可再生能源可能不会发展。澳大利亚报告显示,那些没有获得政府支持的国家里,解决能源问题的进展是缓慢的,甚至是停滞的。全球的排放正持续增加,只是步伐缓慢。这也许是乐观的,但它不是已经达成解决方案的信号。

    气候变化将给每一个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资源将成为应对这些危害的最有效的保证政策。未来10年是非常关键的,不仅是日本,更是全球所有的国家。

    编译自www.japantimes.co.jp

版权声明:本文为暖通空调在线独家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媒体、商业公司、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手段侵犯本网权利。 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暖通空调在线”。其他合作事宜,请联系本网。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83line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引领智算中心的冷却技术,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专访维缔技术全球专家Simon Brady与高级经理王超女士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