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经 » 正文

节能减排 不能只靠末端治理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2012-02-29 09:44:03

      资料显示,目前,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三分之二在建筑交通等消费领域,而我国70%排放在工农业生产领域,出口产品隐含的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的四分之一以上。可见产品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一些企业已经把节能减排的关注点向生产领域转移。比如,一汽解放锡柴重型柴油机生产基地日前在无锡竣工投产。该生产基地建设就借鉴了国内外先进制造企业的绿色工厂设计理念、低碳制造的生产经验,从工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与配套工程、制造技术与工艺装备等方面入手,做到低碳环保。


      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虽然会降低资源消耗、节省能源,但在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上的投入在短期内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这是难以承受的。另一方面,生产过程中原料浪费所产生的代价,远小于为提高资源利用率而进行的技术升级改造的代价,这也是造成多数企业没有在生产中节能减排动力的原因。限于政策环境,多数企业在节能减排上只是强调末端治理,这是缺乏系统也是难有远期成效的。


      因此,把节能减排向全过程延伸,实行全过程控制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在政策层面上,一方面继续通过末端治理快速解决企业生产后污染物排放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对生产环节节能减排的治理,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切实把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和企业增效目标统一在一起,让企业产生自主减排的动力。加强对产业全过程的控制,从产业上游一直到产业下游,建立相应的节能减排标准,从整个产业链的层面调整资源配置,建立资源循环体系。


      企业自身也应从生产过程入手,加强成本核算,把节能减排成本分摊到生产的各个环节,把生产力提升和节能减排同时纳入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同时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的带动作用,以某一家企业或者生产的某一环节为突破口,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合,分摊节能减排对生产成本的压力。


      公众有效参与和社会消费模式的转变是节能减排得以向全过程延伸的社会基础。公众作为消费群体,处于生产领域的下游,公众可以通过选择低碳消费,倒逼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低碳生产,从而促进节能减排向全过程的延伸,最终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cuilei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