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 » 正文

格力睡眠空调研发团队踏棘夜行的“逐梦之旅”

来源:格力 2020-08-07 15:50:35
       晚上十点,李工结束加班,乘着月色走出灯火通明的办公楼,刚打开手机就弹出好几条微信,是爸妈在家族群里发的:“大伙儿瞅瞅!这可是我闺女研发出来的!”附上的截屏是董明珠在赣州开启全国巡回直播当晚,介绍到格力·月亮女神空调的画面。李工和旁边一起下班的郑工说起这件事,二人淡然一笑。

格力·月亮女神空调首次在播放量超过500万的直播中亮相,李工和家人都十分高兴,而作为这款产品的开发者,李工心里还生出了那些无数踏棘夜行的日子沉淀出来的成就感。

(图为研发人员在认真测量格力睡眠空调样机)

 

让每个人都能睡个好觉

早在2007年,格力就研发了出全行业第一款睡眠空调,成为睡眠空调细分市场的开创者。十年后,格力睡眠空调已更新升级三代,算是“老行家”了。在2017年,格力开始研发第四代睡眠空调——月亮·女神空调,而李工就是团队成员之一。

据她介绍,第一、二代格力睡眠空调研发出了当时行业唯一的睡眠曲线,第三代格力睡眠空调则是在升级睡眠曲线的基础上,还将运动大导风板技术应用到睡眠空调上。这三代睡眠空调都获得了行业、市场、用户的广泛认可,也为研发团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信心。

以用户需求为研发导向是格力电器的准则,而睡眠空调的研发团队也将科研目光望向了身边的普通用户:“睡眠空调还有可进步的空间,现在很多人都睡不好,对光线、噪音、温度敏感的人变得越来越多,我们想让身边的亲友能每晚都睡好觉。”团队开发板块的陈工这样说道。

而生活中的多种身份,也给了研发人员不一样的灵感——“自家宝宝半夜会被热醒或者冻醒,是否可以让空调温度随着不同体质人睡眠时的体温自动调控?”“好友经常跟自己抱怨最近压力大,要么睡不着,要么醒不了”……那么,我们能不能将人体睡眠的规律应用到空调上,根据不同体质针对性地改善用户的睡眠环境呢?

(图为研发现场的格力·月亮女神样机)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研发团队经过大数据系统平台和线下走访调研,共调查了15万用户在睡眠期间的空调使用情况,包括在晚上十点至次日早上八点之间,用户对于空调温度、风速、静音等维度的需求,发现较为集中的困扰有两个:一方面是不同体质的人在不同温度下,半夜会被热醒或者早晨起来会觉得冷;另一方面是使用空调时的温度、风速、静音上无法寻求平衡。

有了用户需求数据,再结合前两代格力睡眠空调的成果经验,团队终于确认了第四代睡眠空调的“养成式”目标——研究人体睡眠体温节律,探寻适合不同体质的睡眠曲线、在温度与风速的联控上下功夫、进一步更新静音技术实现多维度睡眠环境的改善。

(图为格力睡眠空调研发团队研发现场)

 

在梦中的荆棘路上赤足狂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研发出真正智能化的睡眠空调,就必须让空调服务人的睡眠,为此格力睡眠空调研发团队的成员也有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在实验室里好好睡觉。

这是因为,研发团队成员采取了“白天研究客观数据+夜晚参与主观感受”的“双保险”模式,用自身为样本做实验进行参数、设计等调整。白天,团队成员在实验室里轮流佩戴上各种睡眠数据检测设备进行睡眠模拟测试,记录在15种温度、6种风速、6种风向进行排列组合后,共数以百计的不同环境下每个人的冷热舒适感受、噪音感受等数据,并将其应用到空调的睡眠曲线的研发上,用数据说话,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温风联控技术的研发。

有专业设备记录睡眠数据固然能得到更为详尽专业的结论,不过在实践中,追求真实用户体验的格力研发团队遇到了一个瓶颈——实验室不是大家习惯的睡眠环境,白天也无法进入深睡眠状态,那么客观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决定将实验范围扩大到晚上,抛开专业设备的数据测试,设计以主观感受为主的问卷,每晚睡前、起夜和早起后进行实验结果记录。

因为担心晚上“睡得太死”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那段时间团队成员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刚开始,他们不时会失眠或者半夜惊醒。李工回忆道:“睡前心里总是惦记着各变量是否适宜,总想着会不会有其它变量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当然,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明白,他们的睡眠质量将与参数、设计等等研发细节都息息相关,而这会直接影响第四代睡眠空调的研发进度,所以大家不得不让自己放松下来“好好睡”。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下,陈工梦见过自己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赤足狂奔,皎洁的月色照亮了路的尽头,那里放着一个巨型摇篮。猛然惊醒后,陈工来不及回味这个梦预示着什么,如往常一样第一时间记录下此刻的时间、环境温度、体温等实验数据和其它主观感受。

(图为格力睡眠空调研发团队陈工)

 

对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追求

经过漫长踏棘夜行的实验过程,研发终于有了进展,在睡眠曲线、温风联控、静音设计等多项技术上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发团队满怀喜悦,正要进行样机评审。他们邀请了技术部门领导、审查团队进行消费者体验环节,没想到体验过后,领导却皱起眉头说:“还不能通过评审,面板打开过程中,耳朵靠近空调仍能听到声音,需继续整改。” 

原来,空调挂机在墙上离人的距离一般都在一米以上,因此在前期静音技术的研发阶段,团队的参照标准是离空调一米远听不见声音,但此时新产品的要求是即使贴着空调面板也不能听到声音。“实际使用中确实没有人会贴着空调面板听声音,但我们既然是做睡眠空调,就是要在安静的睡眠环境中,尽可能地把咱们研发阶段就能听见的机器运行声音降到最低。”

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想剥茧抽丝地解决问题就是要先找到问题的源头:这微弱的声音到底从何而来?研发团队成员把各种会产生声音的可能都列出来,逐一去验证、仿真、查齿轮,再一条一条排除后划掉。在这个过程中,团队连续两个月两班倒,有的人早上八点半进入实验室后就仿佛忘记了时间,次日凌晨两三点才想起来离开。有的人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有的人连续工作四十个小时,有的人两周内结膜炎发作两次也不愿意请假休息……大家无一不是卯足了劲儿。

(图为格力睡眠空调研发团队研发现场)

两个月后,团队找到了问题的来源——为保证进出风口洁净,空调面板会在关机后关闭进出风口,面板闭合过程中,齿轮与其配合零件虚位偏大而发出声音。研发团队最终通过减少齿轮间0.1毫米的间隙顺利解决了运动过程中的噪音问题。

找到问题来源的这天,陈工终于按时下班回家,从老家过来的母亲边给他夹菜边感叹:“这是我到你这儿两个月以来,你第一次和我一起吃晚饭啊!”愧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工作中聪慧干练的陈工此刻只能略显笨拙地向母亲表达歉意:“希望妈妈能理解我,这是我对科学技术无止境的追求。”正是如陈工这般这份踏棘夜行的坚持,支撑着整个团队摸索着走完了格力·月亮女神的漫漫“养成”路。

 “有公司‘按需投入,不设上限’的长期资金支持,有全球4亿用户对格力品牌所抱有的无限期待,我们只觉得这些所谓的辛苦都是普通、是平常,是因为热爱而应该做好的每一件小事”。在他们看来,只有把普通人的每一件小事都当成科研要解决的大事,才能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踏棘夜行的格力科研团队在“逐梦之旅”中,最终实现了让每一个用户“做个好梦”的愿望。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pppp1221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关键词阅读: 通风设备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