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珠洽会格力展位)
12月17日-19日, 第四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珠洽会”)在广东佛山潭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国家提出加速突破先进制造业核心关键技术的当下,助推“珠西智造”的珠洽会,不仅是展示先进制造产品与技术的窗口,更成为了智能制造国家队展示自主创新实力的舞台。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优势,乘势而为,做强做优做大。当前,国家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一带一路”,这正是装备制造业大有可为之机,要继续练好“内功”,继续改革创新,确保永立不败之地、永远掌握主动权。 珠洽会是广东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和重要平台。历经4年建设,珠洽会已发展成广东乃至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名片。来自广东省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5–2017年,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0%,3年累计投资总量超前10年总和。伴随着总产值超万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在珠江西岸加速形成,一条厚重的产业脊梁将崛起在南中国。 然而,这条产业脊梁虽然厚重,却并不牢靠。这是因为,尽管我国产业发展迅速,但产品的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国外头部企业,突出表现在科研方面主要以模仿和跟踪为主,原创性成果较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因此,在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创新突破是重中之重。 要转变这种不利局面,实现技术追赶,一种是走拿来主义发展之路,一种是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从短期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购买国外成熟产品对于企业而言可能成本更低,但这种追赶却永远是在别人后面的跟跑。 只有自主创新才能走得更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需要加强,在关键技术领域具备原始创新实力。 在中国经济转型爬坡越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节点,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倾力打造的珠洽会即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事实上,珠洽会的功能和宗旨也在于通过对自主创新企业的良好示范,指引更多制造企业树立“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自主创新理念,坚决摒弃“造不如买”的做法,痛下决心、坚持不懈把关键技术设备掌握在自己手上。 (图为格力机器人)
在珠洽会上占领“C位”的格力电器,多年来一直发挥着自主创新的榜样作用。董明珠认为,花钱买技术并不能叫投入,只有投入到自己开发的、可以受自己掌控的技术上才有意义。 笔者了解到,从2012年开始,格力先后进入进军智能装备、通信设备、工业制品相关领域,在珠海、武汉、洛阳建有5个智能装备生产基地,目前已掌握高端数控机床、多轴机器人等核心关键技术。截止目前,格力智能装备的业务横跨数控机床、机器人、工厂自动化、热交换器设备、新能源设备、注塑钣金设备、物流仓储设备、检测设备、精密传动部件、工业信息化十大产品业务板块,超百种规格产品。 笔者认为,自主创新不仅让格力电器实现了自我发展,还帮助格力电器打开了产业上下游市场,让制造装备成为其业务增长点。 “深耕智能制造,展示创新实力,树立中国自信”,这是格力自主创新的名片。 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中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也是价值链上高利润、高附加值的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核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格力电器时指出的,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所有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因此,只有自主创新,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让国之重器实至名归。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