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工博会在上海如期开幕,格力展区访客如织。有别于去年展出的工业机器人,格力今年的展品是以解决方案的形式展出的。“格力G-FMS柔性生产线”可自动完成生产上下料、成品检测、物流运输及入库等一系列无人化生产流程,“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可为公交车、大巴车、运输车等提供整机核心零部件配置。从产品到解决方案,今年工博会见证了格力多元化转型迈入新层次。 作为一个以空调起家的企业,格力的知名度家喻户晓,其“好空调,格力造”的美誉更是名扬海内外。“外界都知道格力是做空调的,但你走进公司再一看,它已经变成一个装备制造公司,我们在无形之中已经走到这条路上去了。”一次公开场合,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如是坦陈。 一个空调企业,缘何要选择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智能装备当作新的突破口呢?这是格力成长的需要,是一个有担当企业的主动作为,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工业化、现代化的支柱,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跃称为世界工业大国,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仍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程度、基础核心技术支撑等方面差距明显。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关键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而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所在。 2015年,自主研发出第一台自制的机床——雕刻机GA-V2310;2016年研制出立式手板加工专机GA-VZ820、立式方通加工专机GA-VZ460等多款机型;2017年,格力首台自制五轴机床研制成功,正式踏入高端数控机床领域……从家用消费品空调到工业精密设备数控机床,瞄准“中国制造”的短板,将“枪口”对准有着“工业之母”之称的数控机床,数年如一日,矢志不渝,不断挑战自我的格力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如今格力运用基础设备制造出的数控机床,其精密程度不输国际水平。 而这仅是格力在智能装备领域厚积薄发的一个剪影。通过技术攻关,格力已实现了工业机器人四大关键零部件中的控制器、驱动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的自主研发和生产。目前,格力电器自主研发出了近百种智能装备产品,覆盖了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和数控机床等10多个领域,拥有1000多项设计专利。这些智能装备产品不仅已进驻格力的生产车间,也为国内其他汽车、3C、卫浴、食品等企业服务。有关统计显示,得益于格力智能装备的进入,银隆新能源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1%,节约了55%的人力成本,元朗食品的产能提高了6倍······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以实际行动为自主创新做出完美注脚的格力,一次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也一次次让世界爱上了“中国造”。 短短几年,一个主打空调的家电企业,能在“高手云集”的智能制造行业中脱颖而出,原因何在?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曾一语道破其中秘诀,“做机器人的企业很多,但很多企业愿意做集成,我们一直在做的是自主研发。这条路可能会走的稍微曲折一点,但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基础会打牢,以后才会得到更多客户尊重。” 天道酬勤。在智能装备领域,作为一个后来者的格力,以舍我其谁的魄力,一路过关斩将,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域一匹矫健的“黑马”。“创新的价值是创造,让全世界用上更高质量的产品,这是格力的目标”,董明珠说。 我们期待,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格力,进一步引领“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