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格力电器建筑节能院士工作站、格力电器电机与控制院士工作站同时揭牌成立。两个工作站由格力电器分别与江忆院士、饶芳权院士合作建立,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旨在为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在国家不断强化自主掌控核心科技的大背景下,格力电器院士工作站的成立,堪称是一次自主创新型企业与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强强联合,对中国制造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决定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人和技术,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是创新驱动的关键之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抓住创新人才这个重点着力推进。 此次格力电器与饶芳权院士的合作,是格力电器人才战略升级的一次重要举措。格力电器是中国制造业中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企业之一,截止目前,格力电器建有1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12个研究院、72个研究所、727个先进实验室,拥有10000多名科研人员。 饶芳权院士长期从事水轮发电机的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曾解决了水轮发电机很多关键技术问题,是电机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通过院士工作站的建立,双方联手联合攻克产业关键、共性难题,有力提升格力电器的研发水平的同时,促进饶芳权院士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自主创新型企业与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强强联合,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了自主创新的实干精神。 多年来,格力将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基因和不竭动力,致力以自主创新的核心科技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让世界更美好。从空调产品到生活家电,再到智能装备,格力电器深耕核心科技,自主创造价值,先后突破了24项国际领先技术,赢得了全世界用户的尊敬,成为中国自主制造的代言人之一。 饶芳权院士在致辞中肯定了格力多年坚持的自主创新道路,“结合多年的产学研经验,我认为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造想要真正强大,必须挺直腰板,要走自己的路。”他表示,在中国造必须走自主创新道路的问题上,和格力思路一致,正是基于这个共同的梦想,尽管自己已经84岁高龄,仍然愿意与格力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 自主创造中国人自己的核心科技也是饶芳权院士毕生的追求。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国人不相信“国产”设备,大搞“进口”的形势下,饶芳权和他的团队一次次用行动打破这种“不信任”,坚持靠自己,走自己的路。当时上海要引进300兆瓦的火力发电机,饶芳权和他的团队需要等国外的发电机引进后照着学习。但饶芳权没有被动的等待国外技术的引进,而是主动继续摸索,决定自己搞下去,在他的坚持下,他们的科研团队最终做出了自己的产品,性能不比国外引进的差。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出,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他反复强调:“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崛起之路必须靠自己走。当下中国制造在很多基础性关键核心技术上研究还比较薄弱,处于被国外技术“卡脖子”的尴尬局面。要想破除这种国外技术依赖症,就必须自主掌握核心科技。 伺服电机是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大量核心部件严重依赖进口。格力电器2013年进入智能装备领域,经过5年攻关,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减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格力电器都实现了自主研发,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伺服电机功率密度、过载能力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尽管格力电器在电机领域取得了很大突破,但这还只是开始,要与国外高端制造领域形成并跑,最终实现领跑,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让越来越多“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核心技术在这里诞生,这是格力电器的期待和目标。建立院士工作站,是格力电器自主创新战略关键一招、重要一步。正如董明珠在揭牌仪式当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有了这种强强联合,相信格力电器的自主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