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流水作业的中小企业,由车间员工到库房去领料,大家已经司空见惯,很少有人去关注这种领料方式中所隐藏的浪费,更别提从中进行利润挖掘了。三洋制冷从减少和消除生产现场和管理工作中的浪费入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由领料变更为送料的企业内部物资推动供应模式的转变,就是其中一个实例。
企业经营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盈利。对于价格、成本、利润三者的关系,传统的公式是价格=成本+利润,在卖方市场下,通过这种公式企业能够得到希望的利润,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传统的生产理念,但是在买方市场下,由于价格不断降低,而成本没有得到相应降低,就会使利润下降,企业经营困难。要想改变这种困境,就需要采取新的公式:利润=价格-成本,当价格下降时,要努力降低成本,以保证合理利润的获得。就成本而言,外部因素对于各竞争对手来说都差不多,例如采购同种类的钢材,其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因此要想进一步降低成本,就需要眼睛向内,从内部挖掘潜力,通过消除各种浪费来降低成本。 三洋制冷所处的溴化锂制冷行业已经进入了行业成熟期,技术、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已不太明显,低成本、短交货期成为竞争的焦点,也成为公司生产经营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了缩短交货期,三洋制冷针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瓶颈工序,通过增加和改造设备,调整生产作业布局,改进工装夹具和降低工时等措施,提高了生产效率,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生产周期却没能进一步缩短。问题出在哪里呢?对于加快生产过程速度的改进不能仅着眼于那些增值活动的速度,例如使用效率更高的设备,通过采用新工艺和新方法等来改进和提高加工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而更应该重视那些非增值活动的改进。通过减少和消除非增值活动,使生产要素获得更加合理的配置,可以使对增值活动所做的投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需要从那些经常被忽视的辅助性工作着手,努力消除非增值活动,降低成本,提高整体效率。 我们重新审视了整个生产作业流程,从中发现了许多存在的不合理状况,其中在对工时进行分析过程中发现,和直接生产工时的减少相比,车间的领料、原材料搬运等辅助工时却在增加,抵销了为降低生产工时所做的各种努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针对领料方式所形成的各种弊端,我们采取了逆向思维的方法:如果把领料改成送料如何?通过变更物资运行的动力源,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具体做法是:由车间提前三天提出领料申请,由库房(逐渐发展成为物资配送中心)进行配料后,按照车间要求的时间送到指定的工序。由于责任从领料者(车间)转移到送料者(配送中心),库房人员就必须化被动变主动,从原来的简单的收发向配送管理转变,积极努力地克服原来领料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供应人员合作,加强采购进度管理,减少和避免缺件情况的发生,以减少重复运送所额外增加的负担;当急需物资入厂后,立即送往使用工序,减少对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 压缩周转库存,尽可能使外协外购物资直接送往使用工序,以减少物资出入库所带来的搬运、保管等工作量,逐步推行准时制生产。 入库的物资尽可能靠近使用场所,按使用量和使用频次等,调整物资的存放位置,以减少搬运量和搬运距离。 改进领料单元格式,推行计算机化的内部一票式领料单,节省了供需双方处理票据的工作量,提高了管理效率。 经统计,增加两名配送人员,可顶替车间七名技术工人的领料工作,使他们投入到生产中去创造价值,不仅减少了各种浪费,降低了成本,而且物资配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均有非常大的提高,从而保证了进度,缩短了生产周期。这种物资供应方式彻底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领料方式,不仅消除了领料中的“等待浪费”,简化了工作流程,缩短了物资供应时间,很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如果能够在其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内得到推广应用,将可能以此为突破口,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重要的不是由领料变更为送料,而是对消除浪费思想的领会和运用。由领料变更为送料,所减少的浪费和新增加的价值并不多,在大多数企业眼里,可能不屑一顾,但其中的闪光点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转变。国内的企业如果没有这种消除“浪费”的思想意识,并从消除点滴的浪费做起,苦练内功,提高竞争能力,而一味贪大,走外延式的道路,就很难在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一旦外部环境出现不利因素时就容易陷入经营困境,对此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