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设计运行不平衡成绿建发展关键课题

来源:千家网 作者:未知 2014-02-21 09:59:57

    有数据显示,2012年,在我国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742项中,只有48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近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对2013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的分析结果显示,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518个项目中,只有50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

    从绿色设计到绿色运营,距离有多远?提高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进一步申报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的积极性,增加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项目数量,已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课题。

    设计运行不平衡是问题关键

    2005年,原建设部推出国家级绿色标准三星认定标准,2006年出台实施细则,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很多地方开始探索绿色建筑,主动要求开展一星、二星绿色建筑的评审工作,并积极申报国家三星绿色建筑项目。2013年年初,国务院正式发文《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至此,经过多年探索,绿色建筑最终上升为关系到整个国家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的国家战略。全国性的大规模绿色建筑行动的开展,必将推动绿色建筑在量上的激增。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评出1260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其中一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标识480个、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标识530个、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312个。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6年全国分别获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为10个、20个、82个、241个、389个、518个。绿色建筑标识数量的快速增长势不可挡。

    有关绿色建筑运行标识数量的问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李丛笑博士在去年召开的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就已提出并引起重视。在对2012年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数量进行分析后,李丛笑指出,742个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中真正体现绿色建筑发展效果的运行标识只有48项,仅占比不到7%。如何保证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建筑能够按照设计要求交工并运营,是当前绿色建筑面临的重点问题。

    在2013年度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公示的17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公示项目)中,518个项目中也只有50个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占比不到10%。

    很多业内专家认为,当前应当冷静分析发展绿色建筑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设计与运营的极大不平衡问题亟待解决。

    建管用分离,运行标识申报缺积极性

    绿色建筑在建成交付使用之前归开发商管,建成交付之后由消费者使用、物业公司管理,建设、管理、使用主体不同或是造成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申报缺乏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推动和刺激。当前,针对绿色建筑的补贴,除了国家对获得不同星级的绿色建筑给予不同标准的补贴外,很多地方政府也根据自己情况出台了自己的补贴标准,此外还有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增加容积率等优惠政策,成为激发开发商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一个动力。

    根据相关规定,运行标识的申报须在项目竣工验收并且投入运行一年后,申报单位需要收集和提交一系列的建筑运行数据,包括电耗、水耗、环境数据等,并且物业公司要获得ISO14000系列认证。

    有专家分析,在建筑运行阶段,开发商已经退出,直接管理建筑物并掌握建筑物运行情况的是物业公司,物业公司最适合担当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申报单位。但是当前我国物业公司还处于低水平、低技术的发展阶段,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申报给物业管理公司不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管理上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物业公司的整体水平能够胜任的不多,加之现有的绿色建筑补贴对象为开发商,物业公司对于申报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的积极性不高。

    当前,作为绿色建筑的使用者,对绿色建筑的关注度集中在购买阶段,运行阶段比较重视建筑的舒适度、物业的服务质量等,对于建筑是否节能、节约了多少能耗的关注度较低。有专家认为,绿色建筑要大发展,关键是要做大终端消费市场,让大家都愿意买绿色建筑。出台针对补贴消费者的绿色建筑政策,推动绿色建筑消费市场发展,能够倒逼更多的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物业服务公司提高绿色建筑的管理水平。

    近日,多地出台了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的政策,如黑龙江省将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厦门对购买二星级绿色建筑商品住房的业主返还20%的契税、购买三星级的返还40%的契税。这或许是一个引导全社会关注绿色建筑运行能耗的风向标。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作者投稿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22-84220470,电子邮件:help@51hvac.com);
2.本网站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本网站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转载请取得授权、注明出处、保持作品完整;
4.本网站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变化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责编:83line
新闻投稿:news@51hvac.com
高端访谈更多>>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官方微信